周末,我们几位湛江作家驱车来到中国化橘红之乡——广东化州,走进新安镇那片被人们称之为绿色海洋的橘红林采风,享受这里的清静及夏日的清凉。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垠的橘红林。这些橘红树,树龄已达数十年之久,树干粗壮,枝丫密集,叶子青绿,层层叠叠的把夏日强烈的阳光遮挡住。走进树荫底下,仿若走进了一个大自然的绿色荫棚!
在橘林中漫步,呼吸的空气格外新鲜,这些负离子的空气中,含有一种橘红的味道,清香扑鼻。莽莽的橘红林,百鸟在飞翔,在觅食,在鸣叫。这些天籁之音,令人听了心情格外舒畅。橘林管理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这个时节,正是橘红收获的季节。我们观察发现,每棵枝繁叶茂的橘红树上,挂果累累,那一个个形状大的如小皮球,小的如小圆球的橘红果,呈现出青绿或微黄的颜色,表皮上还长着一层毛茸茸的白色小毛,看上去十分漂亮可爱!
正当我们看得入迷,耳边传来了姑娘们的琅琅笑声。我们循声望去,原来是几位在橘红林场工作的俊俏姑娘,正推着一辆辆手推车,在橘林中忙碌地收摘橘红果。姑娘们头戴草帽,身上背着背篓,有的爬在树上,用剪刀把结在树枝上的橘红果,双手快如穿梭般轻松的剪下,然后放入背后的背篓中。她们的摘果动作,是那么轻盈及娴熟,令我们发出啧啧的赞叹!
橘林树下,停放着一辆辆手推车中,装着满满的大小不一的橘红果。我们头一次看到刚摘下的橘红果,青翠欲滴,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在我们这些外行人看来,认为橘红果大的总要比小的好,其实不然。姑娘们说,这些橘红果,形状大小不一,要论它们的质量,小的比大的好。一位姑娘拿起一个小孩子拳头那般大,呈淡黄色的毛茸茸的橘红果,对我们说,像这种果,虽小但茸毛多,含礞石元素及镁元素较多,是最好的上等果。听了介绍,我们都瞪大了眼睛,觉得长知识了!
这些橘红果摘下来以后,是拿回去晒干再切片做成药材的吗?我们问道。姑娘们回答,采摘下来的橘红果,是用恒温烘干机烘干,一般要经过7天左右才出炉。烘干的橘红果,也不能马上切片制成橘红片或橘红制剂药品,要封存保护好,经过5年时间氧化之后,方可制成药品。
我们在橘林中一边行走,一边细心的观察,发现脚下踩着的这片橘林地,泥层中混含着许许多多的坚硬碎石。此时,正巧遇上这片橘林的主人钟金文,他向我们介绍说,橘林地的土质中,碎石多是好事,因为它们含蠓石的成分及镁元素多,橘红树的生长吸收了这些元素,产出的橘红果,蕴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药用成分增高!原来这当中藏着这么多深奥的学问。
新安镇毗邻廉江市良垌镇,位于化州市西南部,该镇农民的经济收入,大都以种植名贵药材橘红为主。据《化州志》的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化州橘红已是朝廷的稀有贡品。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祛痰,去咳功倍于药,其功愈陈愈良。”如今,新安镇村民种植的橘红,通过高科技加工生产,已研制成橘红片、橘红制剂、橘红茶、橘红酒等优质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村民们种橘红增加了经济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