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自家庭院探索生态循环经济增收新模式

立体种养带来好“钱”景

2024-07-23 14:4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李文静

7月9日,记者从廉江了解到:该市安铺镇退休老人毛雷在自家庭院里尝试立体种养新模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加法”,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探索走出一条“魔芋—沙姜—蚯蚓”的增收路径。

毛雷在自家庭院围墙边围起了数平方米的花坛,种植了魔芋和生姜,并养殖了蚯蚓。魔芋树高大翠绿,枝叶像伞状向四周展开,树干布满了类似豹纹的绿色斑点,远看宛如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魔芋树下还套种了沙姜,其深绿色的叶子与魔芋形成鲜明对比。不同叶色和不同高度的植物相互搭配,使庭院的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毛雷扒开土壤,可见土中蠕动的蚯蚓,随手抓起一把便有十几条。

“魔芋适应性强,树冠像遮阳伞一样,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沙姜和蚯蚓则喜阴喜湿,蚯蚓还能为魔芋和沙姜松土。”毛雷介绍说,他还养了鸡,鸡粪则用作肥料。他利用作物不同的生长高度和习性进行立体种植,并通过种养结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毛雷根据自己摸索出的“魔芋—沙姜—蚯蚓”一地三收模式进行计算:1平方米土地能产出沙姜18斤、魔芋117斤、蚯蚓14斤。按照市场价,沙姜每斤10元,魔芋每斤2元,蚯蚓每斤80元(年底出售),一平方米土地的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毛雷表示,立体种养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不仅更高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还保证了多种收益。

今年快80岁的毛雷,一直在研究一地多种的组合模式,特别看好魔芋的市场前景。他希望通过推广“魔芋—沙姜—蚯蚓”的模式,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我希望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人,带动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助力农民增收,为廉江的粮食生产做出应有贡献。”毛雷表示。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全红婵随中国跳水队飞抵巴黎进行训练
  • 坡头:以家庭“小美”擦亮乡村“大美”
  • 雷州市调风镇:加快建设现代化岭南新乡村 激活农文旅特色小镇新动能
  • 广东医科大学青春筑梦宣讲团到徐闻开展实践活动
  • 2024年广东省中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在我市开赛
  • 赤坎“人才夜市”开张!逛个夜市就把工作找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