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问题的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涉及电动车安全事故发生,重点强化暑期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连日来,湛江交警利用夜间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行动。(7月19日《湛江日报》)
笔者看新闻报道,曾看过一些年轻小伙子驾驶电动自行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车速比汽车还快的画面,让人心惊肉跳。懂行的网友说,这些都是经过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不仅违法,还成为文明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大煞风景的交通乱象。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便利性、环保性、实用性等特点,成了众多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人们对电动自行车需求呈现多元化,出现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现象。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动发电机,使其超过原车出厂设置的额定功率;改动或者拆除限速装置、脚踏骑行设备;加装蓄电池,或者更换不符合原车出厂设置额定电压的蓄电池;拆除车速提示音装置;加装伞架、车篷;擅自喷涂、安装使用特种车辆专用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标志灯具等。
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违法又危险。改装高电压大容量蓄电池,容易引起线路发热,造成线路过载,甚至导致线路击穿短路,引起蓄电池自燃和爆燃;更换大功率电机,会增加行驶安全风险和蓄电池自燃的概率;解除限速后车辆超速行驶,极易导致操控性能和制动性能下降,引发交通事故;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车篷或遮阳伞,会遮挡视线,转弯时会导致从后视镜看不清车后情况;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在快速行驶中遇到大风天气,会导致车辆失去平衡;加装后车身变宽,容易对过往行人造成剐蹭事故。
交通整治必查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我市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足见对这一工作的重视。查处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涉及面广,其规范治理绝非一日之功。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大重拳整治的力度,广泛宣传,让广大市民认清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危害。市场监管部门要对电动自行车门店违规改装行为处以重罚,从源头上整治到位。
城市文明建设,交通安全是题中之义。交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是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市民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要执法从严、处罚到位;整治要有持续性,保持常态化,不能满足于一两次整治,要让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不敢上路。电动自行车发展势头正旺,经过科学规范管理后,相信会助力人们安全、便捷出行,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