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课本剧,学生大舞台。6月28日下午,麻章第四小学首届课本剧活动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以“深耕课文 经典‘剧’献”为主题,借助课本剧这一艺术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紧密结合,激发学生们的表演欲和创造力,培养自信心,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可爱的“小动物”。
活动当天,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家长受邀前来欣赏。来自一至六年级的小演员身着各式精美服饰,化身课文中的人物,通过生动的表演和富有创意的呈现方式,将故事和人物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他们的表演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活力,令人耳目一新。
精彩的节目。
《青蛙卖泥塘》《咕咚来了》《狐假虎威》《小英雄雨来》《丰碑》《小狗学叫》等一部部经典课本剧接连上演,这些剧本均取材于经典课文,经过师生们的巧妙构思与精心编排,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舞台上,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小演员们的表演投入而富有感染力,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特别是那些平时较为内向的学生,在舞台上也能大胆展示自己,让人眼前一亮。
座无虚席。
课本剧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演绎,更是学生自我表达、团队合作与发挥创造力的精彩平台。作为麻章第四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项创新实践,课本剧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扮演一个个生动的角色,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更能在合作中学会沟通、理解和包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自筹备之初,便吸引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各班级积极准备,老师们和学生们共同选取适合的课文改编为剧本,涉及寓言故事、现代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小演员们合影。
在准备过程中,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彩排,学生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充分展现在台词和表演中。同学们或翩翩起舞,或深情朗诵,将课本中的静态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舞台表现。教师们则从旁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角色特性与情感表达,确保演出效果。
此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该校学子们卓越的才艺和无穷的创造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既传承了经典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
活动当天,记者对学生进行了现场采访,孩子们纷纷表示,在情景化语文课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不仅更加喜欢语文课了,语文素养也不断提升。很多学生希望下学期继续参与课本剧的学习,学校也将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该校林志传校长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情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活动总结环节,陈慧君副校长表示,学校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学生的专注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更是得到了很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