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酒店位于赤坎区中山二路57号,一直是老赤坎人心目中的赤坎地标,南华的威水史至今仍在老街坊中津津乐道。由于城市中心的转移,南华大酒店风光不再,但酒店门前依然车水马龙,繁华非常,有 17条公交车线路由此经过,是赤坎重要的交通要道。南华大酒店从建成至今,已走过76年风雨历程,如今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或许“南华”只是代表一个公交站牌,可在很多老赤坎人眼里,“南华”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1 200多年前这里是人迹罕至的海滩
二百多年前,南华大酒店所在地是人迹罕至的海滩,潮涨海水涌至南京路、光复路一带,船只可直泊埠头,离酒店不到80米的井街口和米行街口,至今还保留有清代石砌踏跺式的渡头遗迹。这里流传有一段赤坎商易发展的传说,赤坎在宋代已具小商埠雏形,但尚未有正式埠名。人们根据西南多是坎头岗峦,加之泥土呈赤色特点,便起名“赤坎”。清朝康熙年间海运解禁后,海上贸易迅速发展,有一潮阳李氏商人与仆人乘船到海外经商,途中遇台风沉船,幸好两人紧抱帆篷,飘流到今南华酒店旁获救。与此同时,也有两尊木头神像飘到沙滩。李氏商人认为是神佑才大难不死,许愿有朝一日必定建庙供奉。事隔数年后,李氏在外经商发了财,不食前言,到原获救地建庙还愿,定名“双忠庙”, 并定居下来,不断招引同乡来做生意,引聚集居形成今天的潮州街,带来日后赤坎的繁华,李氏被民间公认是潮州到湛江经商的第一人。1959年大跃进时,双忠庙被拆毁,后开辟建成小公园,庙前“双忠庙”和“保障全潮”石刻匾牌保存在湛江市博物馆收藏。双忠庙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编篡的《遂溪县志》明确记载“赤坎乃遂南边唯一小镇也”,赤坎地名正式确立,离双忠庙建庙已60多年了,故民间素有“未有赤坎,先有双忠”之说。

2 南华大酒店成了赤坎的地标
岁月流逝,海水远退,陆地伸延,特别是上世纪初,赤坎商贸日趋兴旺,而市区土地稀少,障碍发展。港商许爱周,慧眼独具、大胆斥资,与本地商绅合股组建填地公司,把今古老渡一带伸入赤坎市区的海湾填平,使赤坎的面积大幅扩增,南华大酒店一带变成城建用地。抗战初期,沿海城市相继沦陷,广州湾属法国殖民地,成了我国唯一可利用的港口,赤坎亦成为进出口的商业重镇。广州、香港等地沦陷后,大量难民逃到广州湾,特定的历史时期,带来赤坎经济畸形发展,也推动赤坎城建较快发展。这一时期,赤坎一些商人把资金投入餐饮和旅业经营,一批富有现代风格的酒楼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就是南华大酒店。酒店由广州湾商人陈学谈出资兴建,由赤坎建筑商兼设计师梁日新负责建造。原地是一口池塘,光打木桩处理地基花了一年时间,于1939年建成。楼高4层,呈梯形平面,总面积3466平方米,内有花园,集餐饮、娱乐、旅业于一体,是时下粤西最高、最宏伟的建筑,也是南路最大的酒店。当年广西北海较有规模的桃园茶楼开业,还专程派人到南华取经。南华建成,赤坎市政的重心移到这一带,西式建筑“南桥”、“六国”等酒楼及“中南”等国货公司在其周围拔地而起,南华大酒店成了当年赤坎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