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传奇】
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温情的历史传说,也有现代人排队抢月之神奇。
●【金字招牌】
师承湛江百年老字号南溪大酒店金钩月饼制作大师,改良工艺,经典月饼。
●【金色品质】
货真价实,叉烧馅料来自农家猪,口感咸香,松软润滑,风味独特,量小而精。

月是故乡明,饼是金华金钩香!
临近中秋,月饼唱主角。每每这个时候,不论新老湛江人,还是五湖四海的远近商贾游客,总会情不自禁惦念起风味独特的金华金钩月饼!
记者采访发现,每到中秋佳节,赤坎世贸后面的金华金钩饼家都会排起长长的人龙,市民慕名而来,争相抢购。购买金华金钩月,似乎已成街坊每天舌尖上的冲动。湛江的金钩月饼之所以能发扬光大,远近闻名,正是从这里的金华金钩月开始的。
一饼难求:凌晨二点排长龙抢购
“金华金钩月饼口感咸香,松软润滑,风味独特,好!”说起金华金钩月饼,百姓村李阿婆今年80多岁了,当天的碎事转身就会丢得一干二净,然听闻记者采访金华金钩饼业,她蓦地变得耳聪目利,思维清晰。
“几年前,为买一盒金华金钩月饼过节,不少街坊常常凌晨2点就爬起床,排着队守候月饼出炉,只有这个时候,才不会有那么多人来抢购。”家住赤坎海萍街九巷,与金华金钩近在咫尺的李大伯对记者说:“那个热闹哟,刚开始大家还心平气和守候月饼出炉,后来发现一饼难求,街坊纷纷跑到月饼加工作坊等。月饼甫一盖完印图,就伸手去抢,也不用服务员跟进,自己用烤盘装生饼自行找烘焙师加工去了。当时人多,有时一两个生月饼被碰跌地下,服务员正想处理,不料街坊早已伸手捡起,轻吹去尘沙后,视若珍馐,送饼去烘烤。”
2004年中秋节前夕,湛江日报黎记者路过当时的海萍村,惊讶于街坊排着长队抢购金华金钩月饼那个热闹场面,采写了《月饼大战后的思考》一文(发表在2004年10月15日《湛江日报》第7版),对金华金钩饼业用心做月饼,市民排队抢购表示惊讶和赞赏,并发出了“饼香不怕巷子深”的感叹。“那个时候,想买盒金华金钩月饼过节还得靠关系走后门呢!”钟亚金老板从抽屉中拿出珍藏了10年的报纸对记者无比自豪地说。
记者采访发现,真材实料、风味独特是金华金钩月饼“饼香不怕巷子深”的魅力所在。
金华金钩月饼使用的馅料,坚持采用农家猪烧制的叉烧,核桃仁也不惜雇请邻舍使用器械,挟碎核桃,从中精挑最好的果仁,虽然成本会高出好多,但宁缺勿滥,遇上农家猪叉烧紧缺,即使停工,也从不用饲料猪的叉烧做馅。
“金华金钩月饼选料异常严格,传统手工制作,风味独特。这一点,就算是国内一流月饼企业也很难做得到。”广东省二级点心师、原南溪大酒店点心师陈翠娟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