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街头一碗地道的凉粉却能让人心旷神怡。在赤坎区北桥路,就有一位卖了多年凉粉的大叔。一手豆花一手凉粉,孩子们喊他“豆花叔叔”,街坊们称他是“凉粉大叔”。16年来的每一个夏天,他如约出现在北桥路,与街坊们赴一个有关夏天的约会。

舌尖上的美味
夏天的每个上午,陈叔骑着自行车,载着一桶凉粉草从高田村早早出发。来到北桥路,他也不叫卖,街坊自然就前往帮衬。最吸引食客舌尖的,自然就是碧绿如冻的青凉粉。
“青凉粉由新鲜的凉粉草制作。别的凉粉草呈灰褐色,那是用凉粉草干做的。”陈叔介绍说,青凉粉与黑凉粉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青凉粉更携带着凉粉草的新鲜味道。
凉粉草喜温热,花、果期为7-10月。收集过冬的宿根后,每年夏天就是陈叔最忙碌的季节。头顶烈日,他要在自家园子里浇水、施肥。接着割鲜草,当日加工。
每天晚上是陈叔一天里最忙的时段。采摘最新鲜的凉粉草,将其煮软,放进清水揉搓;将大米浸泡4小时,按米和水1:3比例磨成米浆;搓出的汁液滤渣,与米浆混合,熬煮成胶状体。半成品摊冻六七个小时,直至第二天早上,凉粉变得晶莹剔透,滑如凝脂。
在记者面前,陈叔用勺子刮下几片凉粉,捣碎,佐上熬煮过的黄糖水。当凉粉与味蕾欣然相遇,舌尖的享受带动日渐迟钝的味觉神经,浓郁的青草味也随之流淌而来。回味中,唇齿间还留有揉搓凉粉的力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