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法国的入侵对湛江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湛江被誉为“东方日内瓦”和“南珠之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而湛江的饮食文化更是风格独特。湛江菜属于正宗的粤菜,但与广东其它菜系相比,却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有着独特的魅力。香港著名美食家梁文韬先生曾说:湛江的美食有自己的特色,原汁原味,湛江鸡和海鲜很有名气。湛江饮食以海鲜称绝,有“食海鲜,到湛江”之说。湛江有独具一格的食狗习惯,也有原汁原味的白切鸡,还有异彩纷呈的各色小吃。湛江菜源于粤菜体系却又有着独特的风格,这与湛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发展历程,风土人情是分不开的。
湛江饮食属于粤菜的正宗菜系,在许多方面吸收了粤菜的风格,但由于地域、历史、风土人情、文化特性的影响,又具有其独特的结构与风格。“吃海鲜到湛江”,湛江的美味海鲜;湛江独特的食狗习惯;特色地方风味小吃;风土人情与饮食的结合;与其他饮食的交流与融合,都很值得我们的探究和思考,并把湛江饮食的优势发挥出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句话用来形容湛江人最适合不过了。湛江拥有众多港湾,这些港湾成了许多鱼类栖息繁殖的场所,也是渔民养殖海鲜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逐渐形成有“吃海鲜到湛江”的态势。 虽然在广州等城市也能够品尝到海鲜,但湛江人品尝海鲜有其独特的风格。湛江菜最大的特点是选料鲜活,原汁原味。俗语道:“食海鲜,来湛江。”这里的海鲜以品种丰富而著名,对虾、龙虾、海参、花蟹、鳓鱼、海蛰,新鲜、质优、价廉,清灼的海鲜独具天然风味,吸引了大批广东省内食客专程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