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这片红色热土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诞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名人,发生过很多英勇抗战的故事。在如今的湛江赤坎通往遂溪的宽敞大道(即湛遂公路)上就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击毙了“铁胆”戴朝恩,吸引大批热血青年,奔赴游击区参军。这种革命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时间回溯到1947年3月8日上午9时许,在湛遂公路上,突然有一辆小汽车从湛江方向奔驰而来。当小汽车驶过二里桥,爬向大路前村边的斜坡路时,便衣队长陈晋立即带领数人跃出公路,喝令停车检查。原来,游击队长李晓农、郑世英带的两个中队凌晨就早已埋伏在此,发现异常便立刻示意陈晋立。
被拦截的小汽车见有人拦住去路,便加大油门往前冲,并用冲锋枪扫射。本来,游击队还不清楚车内坐的是什么人,但枪声一响,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游击队即断定车内一定有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于是,便衣队在机枪组的掩护下,迅速靠近敌人,用手榴弹炸毁其车轮,长枪组也从后面夹击敌人。一场伏击战在湛遂公路打响。
这是要伏击谁呢?他就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南路务大队中校大队长戴朝恩,外号“铁胆”,早年曾在广州湾(现湛江市)开设妓馆赌场,私贩军火鸦片,成为当时广东南路臭名昭著的私枭。后来,混迹于军政界,历任第四战区雷州独立挺进支队少将司令、粤桂南区“剿匪”指挥官及遂溪县长等职。1946年春,戴朝恩率领团队到各区“剿匪”,在中区、西北区和遂海边境地区抓去一批共产党员和许多革命群众,李琼伦等4名共产党员被杀害,60名无辜群众被捕。接着,戴朝恩又派兵多次扫荡老马、外村仔、新坡等村,还挖空心思破坏共产党地下党组织,捕杀共产党员,毒打滥杀无辜群众。游击队早就想除掉这个“杀人魔王”,但由于他常龟缩在赤坎凡尔敦街慎阳别墅内,戒备森严,出入有卫士保护,因此,一直没有机会把他杀掉。
1947年春节期间,中共南路特派员吴有恒获得情报,戴朝恩每星期回遂溪一趟处理县府公务,于是指示雷州特派员沈汉英设法在湛遂公路除掉戴朝恩。沈汉英即分别向遂溪军事小组和东区党组织传达了吴有恒的指示,并决定把遂溪四个机动中队集中到东区,待机伏击戴朝恩,四个中队分散在湛遂公路线上等候了十多天,却一直没有见到戴朝恩的影子。原来,老奸巨猾的“铁胆”打听到湛遂公路附近出现许多小卖摊和行人的消息后,觉得情势可疑,便隔了一段时间不到遂溪。沈汉英考虑到戴朝恩是遂溪县长,他迟早总要回遂溪处理公务。于是,他命令李晓农、郑世英带领第一、二中队留在东区,继续监视戴朝恩的动向;金耀烈带领第三、四中队到遂溪东南部活动,以迷惑戴朝恩。
为了除掉戴朝恩,中共南路各地加紧武装,直至3月8日那一天,终于等来了载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小汽车。
当敌人被炸掉车轮后,仍有恃无恐地负隅顽抗。这时,郑世英发现这辆小车不同一般,它除了车头有一个供司机用的玻璃窗外,车身周围均镶有防弹钢板。因此,他重新部署火力,命令便衣队牵制敌人,长枪组和机枪组迅速占领制高点,瞄准车头玻璃窗猛烈射击。车上的敌人被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剩下一个还躲在车头一角瞎放枪。一会儿,他把头伸出窗外张望,正这一瞬间,游击队的机枪立即扫过一棱子弹,只见他脑浆迸流,那颗伸出去的头颅恰似一个胡芦,悬挂在窗外,再也缩不进去了。他就是“铁胆”戴朝恩。
据悉,《大光报》(晚刊)刊登了“铁胆”戴朝恩被游击队击毙的消息,各地反动分子深感自危,而南路人民奔走相告,笑逐颜开,革命斗志日益高涨,农民群众和学校师生踊跃参军,革命武装队伍迅速发展,从而推动遂溪及南路革命武装斗争走向高潮。
记者手记:
在浴血奋战的战斗历史上,有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和无私奉献,与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捍卫家园,谱写了一篇篇英雄史诗。享受当下幸福生活的我们,不仅要从革命前辈的光荣与梦想牢记那段峥嵘岁月,更应该把“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永远铭记于心,并传承下去,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注:稿件参考了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湛江红色故事》及有关历史文献史料,感谢各方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