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统计局3月23日公布的数据,受基数影响,2021年前2月,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回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用电量等增速超过30%,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超过90%,第一产业固投、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等多项指标翻倍增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全市经济运行与全国、全省步调一致,延续上年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以正增长开局,生产端快速增长、消费端持续回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扎实基础。
骨干企业拉动 工业生产加快增长
2020年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多项经济数据出现下滑。为尽量消除去年基数变化对经济数据的影响,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今年前2月经济增长的态势,我市公布前2月经济数据的形式和国家、省一致,不仅公布了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速,还公布了主要经济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
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构成部分。前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3.07亿元,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1.3%,比全省两年平均增长5.4%高5.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据市工信局运行监测与综合分析科有关负责人介绍,从行业看,前2月,重点行业支撑我市工业快速增长,传统产业恢复明显。七大产值超百亿元行业中,六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石油、煤炭及其燃料加工业增长158.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2%,非金属矿制品业增长23.7%,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增长22.8%。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8.98亿元,同比增长9.4%。
从企业看,全市规上企业明显恢复,重点企业增长迅猛。宝钢、中科、中海油、晨鸣等四大骨干企业实现增加值87.63亿元,占全市比重为71.2%,同比增长35.2%,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9.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4.9个百分点。其中,中科炼化项目于去年6月投产,相当于今年前2月同比基数为零,因此对工业增长有突出贡献。
不仅重点企业增长迅猛,小微企业也恢复良好态势。前2月,全市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同比增长27.6%,微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35.9%。
固投稳定增长 市场消费持续回暖
投资、消费等为畅通内循环持续增加动力。记者从市发改局获悉,2021年以来,我市建立了稳投资和重点项目推动机制,印发《湛江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稳投资工作实施方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实现较快增长。在宝钢3号高炉以及湛江机场迁建工程、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湛江大道、湛江500千伏、2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投资带动下,加上房地产市场复苏回暖,专项债发挥作用等有利因素影响,1-2月全市完成投资112.31亿元,同比增长40.1%,两年平均增长7%。其中,项目投资68.02亿元,增长37.5%;房地产开发投资44.29亿元,增长44.3%。按产业划分,一产增长733%、二产增长47.4%、三产增长31.2%。
市场消费延续回升势头。1-2月,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00.75万平方米,增长167.6%,两年平均增长21.1%;销售额累计88.68亿元,增长178.5%,两年平均增长22.9%。前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68亿元,同比增长23.9%,两年平均增长1.8%,扭转了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的局面。
财政收入稳健增长
前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9亿元,同比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16.28亿元,增长1.1%,两年平均下降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14亿元,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19.4%。其中,民生类支出持续增长,达75.81亿元,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21.8%。
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前2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90.52亿元,同比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7.8%。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值得关注的是,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畜肉类价格同比下降4.8%,蛋类下降3.8%,在外餐饮上涨3.7%。
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全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