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包墩村炮楼:峥嵘岁月的“见证者”

2021-03-23 09:3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钟文辉

   

包墩炮楼。

    走进廉江市营仔镇包墩村,只见古朴的乡间村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村中的老人们坐在树下闲谈,村子里一派祥和的气氛。可是谁又能想到,多年以前这里曾弥漫着抗战的硝烟,面对着来犯的日军,包墩抗日联防自卫队无所畏惧,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包墩御敌保卫战。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包墩御敌战场旧址——包墩村炮楼。走近炮楼,发现墙面已显残旧,背面可见裂纹,旁边立有抗日联防队抗日简况介绍。包墩炮楼始建于1939年,楼呈长方体,高三层,隔层为木板结构,棱墙设有射击孔。听村里的老人说,若站在炮楼之上,能俯视村子周边的环境,对打击来犯之敌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炮楼显得愈发斑驳。如今炮楼内部的木板已损坏,剩下砖砌楼体。当地了解炮楼历史的人士告诉记者,炮楼的墙体异常坚固,在抗战时能有效抵抗敌人枪弹,保护联防自卫队的战士。作为峥嵘岁月的“见证者”,2018年11月,“包墩村炮楼”被廉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44年秋,日军侵占廉江县安铺镇后,经常到附近村庄为非作歹,烧杀掳掠。日军的暴行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愤慨,在事关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眼看家园受践踏,安铺附近村庄群众拿起武器,纷纷组织武装自卫。仰塘乡第四保、第五保、第六保(今包墩村、新村一带)成立了包墩抗日联防自卫队。

    为了武装联防自卫队,包墩村开明士绅、林姓族头林其兰拿出光银1000多元,买回步枪、轻机枪及子弹一批。同时还争取黄竹根、对面村、老理塘等村支持,办起包墩枪械修造厂,制造枪支弹药和大刀、长矛等武器,把火药枪改造为“塔蹄”土炮,用火药、铁片、玻璃作炮弹,以堡垒和密实的簕竹篱笆保护村庄。

    1944年11月下旬,日伪军100多人围攻包墩村,开枪扫射。包墩抗日联防自卫队在武器装备和人员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以锣鼓鞭炮助战,用一挺轻机枪在制高点控制全村周围,使日伪军不能近村。临近黄昏,日伪军集中兵力冲至村边,企图硬攻强占。抗日联防自卫队抓住战机,全村炮楼土炮齐轰,顿时炮声震天,硝烟滚滚,生铁片、玻璃片如雪花盖顶,当即击伤、击毙日军多人。在夜色朦胧中,日伪军狼狈退兵,撤回安铺。

    次年春,驻安铺的日伪军近200人再度进攻包墩村,动用大炮、机枪,火力甚为猛烈,但仍被抗日联防自卫队依靠着炮楼和群众的帮助,再一次击退敌人。

    这两次战斗,包墩抗日联防自卫队付出很大代价,但保卫战的胜利,大灭了日伪军的威风。此后,日伪军再也不敢进犯包墩村。

    记者手记▶▶

    包墩炮楼从1939年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今天它仍然矗立不倒,无声诉说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个这座斑驳的炮楼,牢记包墩抗日联防自卫队的名字,将抗战故事铭刻在心中,将抗战精神融入红色血液之中。

    (注:稿件参考了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湛江红色故事》及有关历史文献史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