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

2021-03-19 10:5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潘洁婷 通讯员 张思燕

    在廉江市长山镇鲫鱼塘村西南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树立着一块铭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的纪念碑,园区周围绿树葱葱,庄严而宁静。

    每年“七一”前后,来自廉江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的党员干部们都会来到这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纪念碑前,聆听老党员讲述粤桂边纵队的革命故事,深刻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感受精神的洗礼,树牢党性观念。

    群山环绕,松柏苍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纪念碑虽静默矗立,却是70多年前的那段红色历程最好的见证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在廉江鲫鱼塘村宣告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斗在华南粤桂边区的人民武装。它是华南抗日纵队的组成部分——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武装力量。

    1949年夏间,粤桂边区党委和临时军委于廉江召开了扩大会议,对组建粤桂边纵队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决定每地委成立一个支队,每个县成立一个团或营(大队),统一编制,统一指挥抽调新编第三、第四、第八团,成立纵队主力第六支队。5月,粤桂边区党委派杨应彬携此方案赴香港面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审批。

    1949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任命了纵队领导干部。随即在原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组建了纵队指挥机构,统一各支队的组织序列。

    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在廉江县鲫鱼塘村宣告成立,意味着粤桂边区人民武装力量跨进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大会在廉江举行

    1949年8月2日,边区党政军机关干部、战士及第一支队全体指战员、根据地群众代表2000多人,在廉江县长山区的鲫鱼塘村隆重集会,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大会。大会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批准成立粤桂边纵队的命令和纵队领导的任命书,宣布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广,副司令员唐才猷,参谋长杨应彬,政治部主任温焯华。

    大会由主席团执行主席、纵队政治部主任温焯华主持并致开幕词。参谋长杨应彬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关于成立粤桂边纵队的命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梁广率领全体指战员宣誓就职,通过了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致敬电。当天,梁广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年建军以来的战斗历程和粤桂边区人民武装发展壮大走过的曲折道路后,向全军提出了四项任务。

    大会收到了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和粤桂边区党委以及各地委、人民团体发来的贺信、贺电。华南分局的贺电指出:“粤桂边区全体军民在三年爱国民主革命战争中,由于坚决执行毛主席的英明指示,不但保卫了自己的地区,发展了自己的强大部队,而且帮助粤中、桂南的斗争的发展在两广解放斗争中,厥功甚伟。现纵队正式成立,望再接再厉,配合南下大军,为解放粤桂两省而奋斗。”

    成为解放全边区的重要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的成立,是粤桂边区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是人民游击部队走向正规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全纵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支队,共13000多人。至1949年10月,粤桂边纵队建制由成立时的六个支队扩大到八个支队,部队指战员发展到25000多人,有轻机枪336挺、重机枪33挺、火炮20余门、长短枪2000多支,成为解放全边区的重要武装力量。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粤桂边纵队成立后与活跃于粤东地区的东江纵队一起,成为当时岭南地区的两支主力部队。该部队在粤桂边区英勇作战,为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49年的11月至12月期间,粤桂边纵队密切配合南下的第二、第四野战军,展开围歼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残部的粤桂边战役,经过浴血奋战,共歼敌170000多人,俘获陆学藩、曹英、陈植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多名,其中粤桂边纵队歼敌24000多人。

    红色印记深深烙印在湛江人民心中

    如今,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那些为了国家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人民心中。

    在粤桂边纵队壮大的地方,矗立起了一座纪念碑,铭记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提醒着人们不忘初心,弘扬革命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上,不畏艰难和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81年1月2日,廉江市人民政府把粤桂边纵队成立时所在的廉江长山镇李屋村鱼塘村李氏宗祠旁边的草坪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廉江市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一个1.5米高灰沙砖石结构的纪念碑。1999年,廉江市人民政府将原碑拆除,改建为高2.2米的花岗岩结构的纪念碑,该纪念碑建筑面积60平方米,保护面积约710平方米。

    作为革命遗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旧址和纪念碑见证着那段峥嵘时期革命烈士们奋勇战斗的伟绩,记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带领粤西地区儿女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革命遗址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值得我们每一位后人铭记和保护!”站在纪念碑前,致力研究廉江革命历史的廉江市长山镇老党员钟其杰深情凝望。

    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粤桂边纵队成立旧址被评定为湛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和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曾经的历史旧址得到了全面保护,焕发昔日的光辉形象,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身份继续发扬粤桂边革命老区精神,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业奋斗,追梦不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