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夜袭风朗飞机场 打胜西征第一仗

2021-03-18 09:3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卓朝兴通 讯 员 骆国和 实习生 宋巧玲

    3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遂溪县遂城镇风朗村的夜袭遂溪风朗飞机场战斗遗址采访,看到在村里有刻着对这场战斗简介的石碑,还有唐才猷题写的“夜袭风朗飞机场,打胜西征第一仗”的石刻。村里的两名老共产党员——94岁的魏德光和91岁的何造,为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当年的战斗故事。

风朗村民在夜袭遂溪风朗飞机场战斗遗址,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 记者 李嘉斌 摄

    当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派遣大批军队进驻雷州半岛,一方面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方面围剿革命武装力量。中共南路特委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南路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第一团(俗称“老一团”)突围转移十万大山。10月初,第一团政委唐才猷带领第二批准备西进的部队途经风朗村时,接到地下党组织送来一份有关遂溪敌飞机场存有大批武器,而守敌只有100多人的情报。唐才猷立即召开营级干部会议,分析情况,认为国民党军队刚接管日军的飞机场,防守兵力薄弱,戒备不严,乘此时机袭击机场,既可以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充实我军装备,又可以迷惑敌人,逼其回兵遂溪,以利我军顺利转移到十万大山。于是,会议作出了袭击机场的决定,并报告中共南路特委。10月9日,唐才猷作了具体的战斗部署,组织了一支28人的突击队,分成5个战斗小组,化装成农民,前往机场西南面的凤凰村附近隐蔽起来。

    当年曾为我军义务搬运武器弹药的村民魏德光回忆:10月10日零时,战斗打响!一团指战员组成的突击队主攻,风朗村有游击队员冼明、谭少芳、林昌富、陈世增、刘德、陈华新、魏仁、谭齐、林武、林昌其、刘明等同志和一批群众参加。战斗中,共毙伤、俘敌150多人,缴获机关炮、加农炮、重机枪、步枪、手枪等武器和弹药一大批。突击队员扛着战利品,踏着晨曦继续迈步西进。

    魏德光早在1955年便加入了共产党。耄耋之年的他站在遗址前,指着那些残垣断壁,心潮澎湃地回忆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魏德光自豪地告诉记者,儿子以前当过兵,孙子现正在甘肃当兵,将革命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何造则是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也是当年这场战斗的见证者。他还把记者带到风朗小学遗址,介绍自己在这里上夜校、接受革命教育的难忘经历。

    72岁的老党员刘秀是风朗村党史材料的收集整理者和研究顾问,他如数家珍地介绍,风朗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57年被民政部授予“革命老区村庄”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风朗人不忘革命先辈遗志,将红色基因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在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进。这里,建起了文化楼、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红色主题公园等,已成为湛江市、遂溪县关工委联合创建的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

    下一步,在省、市、县的支持下,并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风朗村将对战斗遗址等做好后期维护及修复工作,对风朗小学遗址进行复原,把当年的革命事件通过浮雕的形式生动呈现给大众,继续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加强革命教育,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美丽家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