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支持省县道土路肩硬底化改造

2021-03-12 09: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陈彦 何有凤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公路网纵横交错,硬底化建设日趋完善,但省、县道路肩大部分还是泥土路,构成道路安全隐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对此,驻湛全国人大代表刘小权呼吁国家对省、县道土路肩硬底化改造给予支持,实现省、县道作用最大化。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汽车成为我国民众代步的主要工具,加之其它行驶的车辆,每逢赶集日、节假日,靠近乡村的省、县道上车水马龙。

刘小权调研发现,由于公路路肩(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是泥土,较难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都挤入主车道,只有两车道的省、县道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对面车辆络绎不绝,前面‘两轮’挡道,后面‘四轮’只能龟速行驶。无疑,主车道由于‘两轮’的‘加盟’,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很有必要对省、县道进行扩容提质。”刘小权说。

她指出,相比道路的新建、扩建,在原公路土路肩的基础上进行硬底化改造可节省更多财力、物力和时间。“因为目前省、县道路肩绝大部分还是泥土,公路还未起到最大的作用,还可扩容提质。硬路肩可以分流更多的两轮车辆,可以给主车道起到不少减压作用,减少交通事故。”

以湛江市为例,刘小权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湛江根据实际情况对省、县道土路肩进行了硬底化改造。但由于国家在公路改造项目中无单独对土路肩进行硬底化改造的,缺少中央、省专项资金支持,加上湛江市资金有限,约有60%省道土路肩和大部分县道的尚未硬底化。

“省、县道土路肩硬底化改造,都是地方自行根据实际状况实施的,一般根据项目实际用地和资金情况,结合路面改造项目进行土路肩硬底化改造,改善道路行驶条件。改造项目一般造价为150-200万元/公里。”为完善省、县道土路肩的硬底化改造,充分发挥路肩作用,刘小权建议国家给予支持,尽快投入相应的改造资金,把路肩建设好,实现省、县道作用最大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