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一带”和“一路”,贯穿西部内陆地区和西南地区沿海港口,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是连接“一带”和“一路”陆海双向联动的战略通道,也是促进区域经贸物流融合发展的战略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9年8月,国家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迈入了加快建设的快车道。2019年10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海南13省(区、市)与广东湛江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形成“13+1”的覆盖西部内陆地区和西南沿海港口的合作网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入了全面加快推进阶段。2020年1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新通道背景下的区域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强化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通道网络。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战略交汇处的湛江,有着天然深水良港的湛江,应当如何乘借东风,充分发挥特殊区位优势和西南传统出海口及沿线物流枢纽的重要作用,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全国两会期间,驻湛全国人大代表宁凌、赵建社分别从其长期调查研究的领域出发,为推动湛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鼓与呼。
湛江港集团宝满集装箱码头。(资料图) 记者 李波 摄
全国人大代表宁凌:
加强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支持
发挥湛江优势助力新通道建设
2019年,湛江市政府作为唯一一个地级市政府与13个省(区、市)政府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湛江海关与重庆、南宁、海口等区域14个海关签署《区域海关共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湛江正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成员之一,与各省(区、市)政府处于同一合作平台。
近年来,湛江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港航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融入新通道建设的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拓展。同时,逐步提升湛江港服务效能,集装箱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航线网进一步织密,湛江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粤西首个综合保税区,助力湛江以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自贸港建设。此外,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湛江口岸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大大缩短,通关便利性不断提升,优化通过监管方式,为西南地区重点化肥、橡胶、饲料产品进出口打造“绿色通道”。
“湛江市虽以唯一一个地级市身份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取得了服务国家大战略的‘入场券’,但随着新通道工作的开展,湛江参与新通道建设仍存在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薄弱、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宁凌指出,湛江作为西南传统出海口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未能被列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范围内,作为一直服务于西南地区的湛江港难以在新通道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作用。
“希望国家可以加强政策支持。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新通道优势产业和重大产业支持,重点支持重庆、湛江等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加快形成现代化重大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强化沿线省(区、市)区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产业、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宁凌表示,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加大对新通道沿海重大港口码头和疏港铁路项目在用海、用地审批上的支持,将湛江东海岛铁路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专用线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破解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难题。
此外,他建议国家加强资金支持。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在广东省内相对滞后,亟需得到国家资金支持。他建议将湛江纳入新通道范围内探索研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湛江的产业融合发展还有待加强。当前,新通道的物流、经贸、金融等各项支持政策较为分散,缺乏聚焦通道发展和枢纽经济建设的系统政策体系,尤其是缺乏针对新通道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存在‘只有流量跑、产业落地少’的现象。如今,随着4个投资分别超百亿美元项目陆续投产,湛江将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聚集基地,迫切希望在参与新通道建设过程中发挥其产业优势,推动新通道产业融合发展。”宁凌建议,希望国家加强重大项目支持,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东海岛铁路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乌石港区铁路专用线,宝满港区集装箱一期扩建工程、湛江港雷州港区乌石作业区、湛江西铁路物流基地等项目纳入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要点,补齐湛江集疏运体系基础设施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赵建社:
发挥北部湾港口群协同作用
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港口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关键命脉,也是西部内陆地区向海开放发展的战略支撑。”赵建社指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南向开放的战略通道,为西部内陆地区打开了便捷的出海口,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西部内陆地区出海难的问题。
根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南沿海地区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湛江港和洋浦港共同组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出海口。其中,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和湛江港等北部湾港口更是凭借直面腹地、陆海连接的地理优势,成为西部内陆地区不可或缺的出海枢纽。
此外,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作为全国沿海七大港口群之一的北部湾港口群包括湛江、北海、钦州、防城港四港,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重要资源。
“可见,无论是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还是从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角度来看,北部湾港口群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赵建社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赋予了北部湾港口群新的历史使命,也对北部湾港口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国家有关部委从多方面着力,提升北部湾港口群整体功能,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坚实的港口支撑。
“希望优化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扩大北部湾港口群辐射服务范围,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开放包容水平。”他建议,在现有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部省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家有关部委和沿线政府共同协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事项,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和推进建设,完善部省联动机制。
同时,他建议赋予西部陆海新通道适度的开放性,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新通道建设,支持毗邻西部地区的省市参与建设,拓展面向南太平洋的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发挥与新通道关联性较大的区域合作机制。“比如泛珠三角合作机制,对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促进作用,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网络,让我国大陆距离南太平洋最近和中西南地区重要出海口的北部湾港口群在服务新通道建设和西部、中南地区开放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给作为新通道出海口的北部湾港口群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据预测,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加快推进,北部湾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
与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相比,北部湾港口群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严重不足、集疏运体系建设滞后的瓶颈问题越发突出。为解决该问题,湛江港正在加快推进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东海岛港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赵建社建议国家加大港口建设支持力度,加快解决集装箱铁海联运瓶颈问题,将北部湾港口群正在规划建设的集装箱码头、集疏运铁路等重大项目作为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战略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交通规划,并在用海政策上给予特别支持,提升北部湾港口群综合功能。
赵建社还建议,希望国家调整优化铁路运价扶持政策,协调沿线政府协同完善支持政策,将同为新通道出海口的湛江港纳入政策扶持范围,提高覆盖北部湾港口群扶持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加大新通道交通物流市场对内对外拓展力度,充分发挥交通物流对沿线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