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春天的脚步,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今天,是广大女性朋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拼搏干事、奋斗出彩的纪念日,让我们为她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昂扬斗志、整“妆”待发写下践行诗。
先进凝聚起力量,楷模激励着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将目光聚焦这些美丽的湛江女性——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在社会服务各个领域、在科教文卫各条战线,她们用奋斗成就梦想、用实干书写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奔跑姿态,在全市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征程中,绽放最美的巾帼红!
荣誉
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东好人”“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广东电网公司操作能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五星级员工”“湛江市第七届敬业奉献好人”。
吴翔:电网巾帼不让须眉 忠实履职建新功
吴翔如今担任着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220千伏雷州巡维中心站副站长,在扎根基层变电站20多年来,她在设备运维、防灾应急保供电、变电技改、安全生产等方面贡献突出。
2018年以来,吴翔消除设备隐患高达290余起,消除紧急重大隐患25起,为设备、电网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组织完成220kV雷州变电站等6项综自技改及新增设备工程、110kV调风变电站等3座新建变电站工程验收及启动工作,基本解决雷州片区“电网薄弱、用电难”老问题。
她于2018年相继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忠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为祖国繁荣发展和人民利益积极献言献策。针对粤西地区2000多万人口出行不便状况及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她参与调研并偕同其他代表提出建设350公里时速广湛专线高速铁路的建议,得到国家同意批复建设,为促进粤西地区发展奠定基础。
她还提出建立健全普惠性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用电、设立一线员工高危保险基金、幼儿教育法立法等29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得到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建议已经落地实施,对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国家经济进一步提速发挥了重要作用。
荣誉
获评“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湛江市十大优秀工业设计师”。
林葵娣:回乡创业授村妇本领 热心公益展家国情怀
她是湛江市旗袍协会会长(协会妇联主席),是致力家乡建设、回乡创业的“女匠人”、工程师,是湛江植物(草木)制作工艺传承人、杨氏中华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自成立湛江市旗袍协会以来,林葵娣以弘扬旗袍文化为己任,热心社会公益,努力打造“文化传承力量、社会公益楷模”的形象,带领会员们传承非遗技艺,参加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等屡获荣誉。
通过“传统手作赋能,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手作公益培训计划,林葵娣向乡村妇女传授植物染技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巾帼力量。同时,她还参与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贫困母亲,尤其是疫情期间,她带领协会筹集善款,克服困难采购防护物资并支援慰问战疫一线新闻工作者,向援鄂广东医疗队员家庭定向捐款等。近年来,她累计捐资逾30万元。
她利用美学设计特长助推三大行动,协助完成湛江市创文主题公共空间设计;她积极投身妇女儿童事业,旗袍协会被确定为省市两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建立了湛江市首个“四新”领域妇联。她本人当选市社会组织妇联第一届副主席,在湛江市“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中发挥开拓引领作用。
荣誉
获评“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广东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雷州市雷高镇三湖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路上的“她”力量
雷州市三湖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4月,是菠萝、香蕉、木瓜、甘蔗等瓜果种植一体化示范基地,种植总面积1000亩,己逐歩形成设施配套完整的巾帼创业示范功能基地。
自成立以来,在合作社负责人林凌的带领下,该基地以妇女为主导力量,本着“带动贫困妇女就业致富”的原则,吸纳合作农户380户,带动附近村庄妇女群众就业。在深化“南粤巾帼脱贫行动”和“姐妹携手 互帮互助”巾帼精准扶贫主题活动中,帮扶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20户96人,实现了贫困妇女就地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改善了家庭经济效益。同时,基地重视先进的水肥一体施用技术培训传播应用,引领妇女群众转型为新型农民,让更多妇女掌握科学种植技能。
如今,基地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持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菠萝产业种植、加工及社会化服务,挖掘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菠萝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带动当地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当地周边农村农家妇女的增收致富奔小康。
荣誉
创建“湛江市巾帼文明岗”。
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与病毒近距离对峙 将风险留给自己
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现有职工33人,其中女职工20人,该科不仅肩负着我市传染病病源微生物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饮用水、公共场所、地方病等多项监测任务,还承担着湛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化学及微生物检验检测等工作。这群“娘子军”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寂寞、默默奉献,在日常疾病防控检测等工作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近年来,她们成功应对多起环境污染事件、食物中毒事件,以及流感、人禽流感、登革热等突发疫情,准确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发挥“精准监测、一锤定音”作用,为我市疾病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2020年,我市刚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该科实验室迅速开展检测,是我市第一家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的实验室,也是检测样本数量最多的实验室。工作中,检测人员要穿着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装备连续工作3-5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离开实验室。一轮实验下来,对体力、脑力都是极大的消耗。
该检验科全体女职工轮流分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工作,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她们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只为了更早得到样本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结论,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最关键的依据。在疫情面前,检验科的“女将”们逆行而上,与病毒近距离对峙,她们愿意将风险和艰苦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安全送给全体湛江市民。
荣誉
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
湛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科:精准核算提效益 细心贴心“好管家”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科共8人,女性干部7人,占比87.5%。作为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和运作业务部门,精准核算提效益是根本。2020年,经财务科核算的增值收益2.62亿元,截至2020年,累计核算增值收益19亿元上缴市财政用于湛江民生事业,在全省排名靠前。
多年来,财务科经办的资金总额达1181多亿元,未出现过差错。财务科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坚持理论武装强意识,提高站位作表率,工作人员日常严格遵守各项财经制度,合规审批各类经费报账,推动“三公经费”逐年同比减少。2020年疫情期间,财务科提出批准困难企业缓交住房公积金的意见建议,得到市政府采纳,批准了1706个企业缓交住房公积金1.08亿元,占全市缴存额的1/60,为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做了积极贡献。该科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挂点帮扶坡头区麻弄村,实现贫困户整村脱贫并通过2020年验收,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作为窗口服务部门,该科室主动服务显担当,密切关注全市住房公积金资金动态,做好资金统筹安排工作,为全市70多万缴存职工提供贴心服务,支持缴存职工合理住房消费。2020年,发放住房贷款8041笔共21.60亿元,同时创造了大量增值收益,支持我市弱势职工廉租住房建设。由于工作出色,财务科统计工作在全省住房公积金统计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分享,曾先后被评为湛江市、广东省“巾帼文明岗”。
荣誉
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获评“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先进护理集体”。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逆行而上主动“战疫” 为生命筑起防护墙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湛江中心医感染科共有医护人员68人,其中女职工56人,全体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投身抗疫防疫生死博弈第一线,一群白衣天使用实际行动恪守对挽救生命的承诺。在疫情严峻期间,她们不能回家,每天守候在医院里,她们中有“还在喂奶的妈妈”、有“年迈老人需要照顾的女儿”、有“需要陪伴孩子的父母”、还有“曾在2003年参与抗战非典的勇者”,在家人的支持下,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逆行而上,为人民筑起一道道防护墙。
疫情发生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被列为市定点医院之一。作为救治新冠肺炎重中之重的科室,且在疫情期间收治了22名确诊病例,她们想到的不是生命危险,而是责任和担当,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身先士卒,承担起救治患者的职责和使命。
这些“女兵”每天坚守在隔离病房的岗位上,在人手和物资紧缺时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穿着厚重又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和护目镜,不能吃喝不能上卫生间,有时迫不得已只好穿着成人纸尿裤上班,尽管在严寒的冬天也经常被汗水浸透衣衫……
20多天里接力作战,以院为家,她们没有丝毫怨言;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治疗护理,同时要帮助患者重塑信心,在情绪上给予耐心疏导,她们转身就把自己的委屈和泪水忍住、吞下。最终,22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如今,那些述说着无数患者与家属感激之情的锦旗和道谢信,早已被她们置于脑后,她们正以果敢无畏的姿态,投身每一天都与生命赛跑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