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名片

2021-02-24 16:1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刘金凤 图/通讯员程立

    日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更新并公布,多种来湛江栖息的候鸟榜上有名。其中,勺嘴鹬、小青脚鹬、遗鸥、黑脸琵鹭、白肩雕、乌雕、中华凤头燕鸥、黑嘴鸥、黄嘴白鹭、黄胸鹀等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栗喉蜂虎、蓝喉蜂虎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多种湛江“常客”名列“国一”

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条中明文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4年之后,新版《名录》终于正式公布。

最让湛江人民关注的,是多种常来湛江栖息的候鸟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它们有勺嘴鹬、小青脚鹬、遗鸥、黑脸琵鹭、白肩雕、乌雕、中华凤头燕鸥、黑嘴鸥、黄嘴白鹭、黄胸鹀、中华秋沙鸭等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栗喉蜂虎、蓝喉蜂虎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勺嘴鹬是一种呆萌娇小的鸟,属于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据国际鸟盟组织调查显示,1970年,勺嘴鹬仍有近2000到2800对,目前则仅存约300对,个体数目正在急速减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别,新版《名录》首次将其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样一种极其罕见的珍稀鸟类,却把湛江作为理想的越冬之地,来这里越冬的勺嘴鹬种群成为了中国境内最大的勺嘴鹬越冬种群,而雷州半岛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勺嘴鹬越冬地。在2021年1月份开展的勺嘴鹬全球同步调查中,调查人员在雷州湾记录到28只勺嘴鹬。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保护区、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滩涂,多样的滩涂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底栖生物,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鸟类栖息、越冬的良好天然场所,也是候鸟从西伯利亚至澳大利亚南北迁徙的“停歇地”和“加油站”。每年的秋末至次年春初,大批的候鸟飞临湛江,补充能量然后继续南飞,或留在这里越冬。据往年的调查记录显示,湛江的沿海滩涂每年平均有近70种水鸟在此停栖、越冬,以鸻鹬类、鸥类、鹭类和雁鸭类为主,其中包括珍稀的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大滨鹬、中华凤头燕鸥等。其中,2019年1月的同步调查中记录到14只黑脸琵鹭、2只中华凤头燕鸥。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名片

湛江是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从政府到民间都为保护候鸟作出诸多努力。2015年,湛江市爱鸟协会成立,这个公益社团以观鸟、护鸟为切入点,进而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推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多年来,该协会承担和参与了多项鸟类的野外调查和鸟类专项研究,为动物保护提供了科学有用的依据和建议。

据了解,旧版的名录自颁布实施起,对所涉及的鸟类名录在三十多年间从未进行过调整修订。受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旧版名录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也难于适应保护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向。而刚刚公布的新版名录,则在保护级别的核定方面参考更多的实证研究。以水鸟为例,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中国水鸟种类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保护优先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种类保护等级的调整建议,从公布的新版《名录》来看,很多建议都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采纳。

新公布的《名录》共列入鸟类394种,占我国已知种类总数的27.27%(394/1445),其中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2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2种。与1989年1月14日正式发布的上一版《名录》相比,新一版的种类增加了169种。对比之下,变化最大的部分应体现在雀形目鸟类,旧版《名录》里面仅仅列入了阔嘴鸟科(Euryiaimidae)和八色鸫科(Pittidae)的所有种类,新版《名录》列入了23科89种雀形目鸟类,其中还包括11种一级保护鸟类:除棕头歌鸲、黄胸鹀和栗斑腹鹀之外,其余8种都是中国特有鸟类——黑头噪鸦、灰冠鸦雀、金额雀鹛、黑额山噪鹛、白点噪鹛、蓝冠噪鹛、黑冠薮鹛和灰胸薮鹛。

在剩下被列为二级保护的78种雀形目鸟类里面,中国特有鸟类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占总数的33.33%(26/78)。同时,像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画眉和红嘴相思鸟这样遭受非法捕捉和贩卖严重威胁的种类,这次也被列入了二级保护鸟类,加以严格保护。

从事鸟类研究的专家指出,一旦物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之后,应尽快制定其拯救计划,实施就地保护与异地保护工程,恢复受胁物种的种群与栖息地;对列入保护名录的物种定期开展评估,紧密关注物种濒危等级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的变化。这类评估应与国家的野生动植物普查、专项考察同步进行,也可以考虑与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周期评估同步,通过评估对列入名录的物种进行升级、降级、维持与剔除,实现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动态管理。

“良禽择木而栖。”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成为鸟类栖息之地。有识之士提出,生态宜居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湛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鸟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场所,候鸟云集湛江越冬,是生态宜居的标志,也是一块闪光的生态名片,应该好好加以利用。目前,湛江正加快融入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大湾区建设,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在这重要的发展进程中,打造一张“生态”金字招牌吸引人流、资金流,无疑能为快速发展的湛江提供强大的动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