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引调水工程第二标段输水管道铺设现场。 记者 李嘉斌 摄
今年春节,中电建十一局湛江市引调水工程项目部员工积极响应防控疫情号召,选择留守工地“就地过年”,按照既定节点赶工期,不断推进项目进度。
点滴,用双脚丈量大地
每天早晨7点,总能看到一个头戴安全帽,皮肤黝黑,身材偏瘦的小伙正往施工现场奔去。他叫褚常任,是湛江市引调水工程第二标段项目测量队负责人。
“干工作就要把它干好,不能抱着差不多的心态。”测量专业出身的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项目一线,扛着十来斤的仪器在工地上“实践”,从桩的高度、角度距离开始练起。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的基本功愈发扎实,晚上挑灯夜战研究图纸,工作简单而充实。识图的能力是测量专业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褚常任每次放样点位结束后都要与现场实际进行比对、校核,保证点位正确。
面对湛江市引调水工程第二标段项目施工区域林木丛生、地形复杂等困难,他披星戴月,披荆斩棘,活跃在工地。从征迁到管线定点,从高程测量到隧洞开挖,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测量工作无小事,白天现场踏勘,夜晚计算数据,工程进度一步步进入了正轨。
“今年春节在湛江过年,一切都好。”跟家人简短通话后,他放下电话,又再沉浸于一张张图纸和一项项数据里。
点亮,用坚守演绎不凡
头顶红帽,脚踩泥坯,卢会涛是千千万万“平凡无奇”工程师中的一员。
他的一天像墙上的挂钟,准时准点,周而复始。卢会涛在食堂吃完早饭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施工现场查看进度。“不看看项目不踏实”,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一边细细查看,一边就几处细节向现场施工负责人叮嘱后续施工的要领。
作为项目部生产经理的卢会涛刚过而立之年,由于风吹日晒皮肤黄里泛黑。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面对难题,他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周密安排,把控工作节奏。凭借着看家本领,在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开挖工序把控和各方协调等方面,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式。
湛江市引调水工程第二标段项目涵盖了取水口钢板桩、引水隧洞、泵站前池及取水泵站建设、输水管道铺设等,施工种类多,管好安全生产最为重要。卢会涛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提前制定突发事件的预案,同时把握好人员调度问题,对现场不同施工队配合工作出现的问题加以协调,严格遵守施工合同,致力于在最短时间内创造质量最好、生产最安全、工程成本最低的工程项目。
这个春节,为了加快进度抢节点,他坚守在一线,紧盯在现场,解决各种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带动了工地现场员工聚集合力,攻克工程难关,筑梦湛江,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凡。
点燃,用担当诠释初心
“一有空就必须到工地上转,否则无法做到心中有数。”在王辉看来,项目管理有一套法子,秘诀就在于“勤”。
每天,无论哪个时间点看到王辉,他几乎都像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与业主、监理对接,跟项目班子讨论方案,到工地现场了解情况……除了勤下工地,王辉还勤于学习,项目管理规范、安全管理规范等管理类书籍,都被他翻到卷了边。
项目部距家比较远,王辉没有休假回家过节,面对年幼的孩子和家人,他用电话或视频表达关爱。
为了使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管理有序可控,他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对作业队人员进行相关现场技能、安全质量知识的培训,做到每一名作业人员都先培训后上岗。
“只为争先想办法,不为落后找借口!”2021年湛江市引调水工程和合流水库建设工程建设大会上,中电建十一局湛江项目从十几家参建单位中脱颖而出,勇夺“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在这个春节里,电建人怀揣着实现梦想和创造价值的强烈渴望,拼搏在湛江的舞台上,书画着优质履约的美好畅想,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