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街道中医馆方便居民看病就医。
日前,赤坎区人大常委会评比小组对各街道“一街道一特色”创新活动开展评比。按照评分结果,沙湾街道的“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搭建联系群众桥梁”项目;中华街道的“健康,‘代表’我的心,‘代表’在行动”项目;调顺街道的“提升服务重点项目能力,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项目;荣获“一街道一特色一品牌”荣誉称号。
近年来,赤坎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拓展街道人大工作特色的创新探索,各街道深入开展“一街道一特色”活动,切实打造街道人大特色,继而形成街道人大品牌、街道人大工作新亮点,有效带动全区基层人大工作总体提升。
沙湾街道:
构筑平台,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2020年以来,赤坎区人大沙湾街道工委、结合区域优势,建立了全市首家商务楼宇人大代表民企联络站,全力助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社会持续深入发展。
沙湾街道地处湛江市中心城区的核心位置,辖区企业超过3000家,商务楼宇聚集,金融商贸、文化旅游业发达,房地产、餐饮、旅业、商品批发、汽车销售等商业网点密布。
抓住“一街道一特色”创建活动的契机,赤坎区人大沙湾街道工委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构筑人大代表、街道、企业多方交流平台,同时制定了《赤坎区人大沙湾街道工委建立商务楼宇人大代表民企联络站工作方案》,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创新人大代表与辖区企业的交流平台,打通了代表联系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组织代表深入企业调研、开展代表接待日等活动,不断激发代表的履职动力,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让人大代表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传声筒”。
据悉,自民大中心商务楼宇人大代表民企联络站正式运作后,充分发挥了“畅通民企直通车,搭建民企连心桥”“当好民企贴心人,助力民企新发展”的作用,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围绕“听企声、汇企智、暖企心”工作原则,深入开展一系列活动,及时收集了解企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传达相关惠企政策,促进企业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据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构筑全新沟通平台,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将民企联络站打造成为人大代表与企业沟通的“连心桥”,反映民情民意的“直通车”,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务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华街道:
聚焦基层中医,关注群众健康
为了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水平,中华街道抓住我市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契机,充分利用本街道资源优势,结合该区人大“一街道一特色”创建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馆,构建民间中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文化传统和医疗服务扎根社区。
该街道积极组织代表学习《宪法》《民法典》《广东省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使代表们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了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通过多样形式开展一系列视察调研活动,提高代表履职意识和能力,促进了代表依法履职工作。此外,还聘请医学专家为代表和群众讲授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公益活动,为广大居民普及健康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增强居民健康自我保护意识。这不仅让代表发挥更大作用,群众也得到更多的实惠。
目前,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已于2020年7月试诊,诊区内设有多张按摩座椅、诊桌、诊凳、治疗椅等,提供中医诊疗、推拿、按摩、针灸等服务,扩大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范围,方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中医诊疗服务,看中医可以刷社保卡,方便居民看病就医。该街道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高履职能力,聚焦基层中医,关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情况,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调顺街道:
增强使命感,提升服务重点项目能力
2020年以来,赤坎区人大调顺街道工委扎实推进“一街道一特色”创建活动,坚持与党工委同心、与办事处同力,努力推动街道人大工作与党工委各项决策部署、与辖区群众的关心关切、与基层依法治理的各项要求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代表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针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难、看病难、出行难、排污难等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撰写议案建议、跟踪建议办理、推动问题解决,做到“知民情、排民忧、聚民智”,不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组织代表视察调研湛港三公司污染防治攻坚、调顺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调顺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推进情况,助力辖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相融空间环境。
围绕该区打造湛江“城市客厅”、建设“首善赤坎”工作大局,组织代表视察调研调顺跨海大桥、湛江渔业公司三旧改造、湛江华侨城欢乐海湾等项目建设,听取代表、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向人代会建言献策。
为提高代表活动实效,赤坎区人大调顺街道工委健全完善代表接待选民、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等系列制度、机制,组织开展“会前视察活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等系列活动,规范代表履职,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密切了代表与辖区群众的联系,提高代表在该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此外,赤坎区人大寸金街道工委还开展了“人大代表讲堂”项目,人大北桥街道工委开展了“聚焦身边‘微实事’,发挥好‘家门口’联络站”项目,人大中山街道开展了“人大代表志愿服务站”项目、人大民主街道开展了“发挥代表积极作用,助推民生实事工程建设”项目、人大南桥街道开展了“百姓村城中村治理模式的探索与推广”项目等,均取得不错的成效,颇受欢迎和好评。
赤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戴吴金荣表示,“一街道一特色”活动是立足实际、拓展街道人大工作特色的创新探索,能有效拓宽代表和群众沟通渠道,提升代表联络站的功能和作用,增强街道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各街道要持续深入开展“一街道一特色”活动,切实打造街道人大特色,继而形成街道人大品牌、街道人大工作新亮点,推动该区街道人大工作不断出新、出彩、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