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湛江市委在湛江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培育我市农村实用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其关键在于人才。民建湛江市委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劳动力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问题。
民建湛江市委建议,相关部门应从完善机制入手,把带头的人扶起来,投资的人请进来,创业的人招回来,成立的人引下来,培养和留住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落实。
民建湛江市委指出,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首位,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农民创业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确保一批人才坚守在农村土地并薪火相传。同时,定向精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实现“本土化”人才培训战略,并把编制、职称等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
“建立完善农村就业创业优惠机制,注重激励体制度,比如予以优秀职业农民推选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的身份等,激励在外乡贤主动回归乡村,吸引广大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民建湛江市委强调,地方政府应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特点,改革人才认定标准和评价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才认定管理,广纳农技、营销、加工、策划、文旅、金融等各方面人才,通过创建乡创孵化器、乡村振兴智库等方式,让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农村工作。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新农人生产力。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重点围绕种养业、精深加工、农产品营销、乡村旅游等方面开展实用性新农人专项培训。积极引导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和院校,走出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实现“高校+农户+基地+公司”的培训模式。探索职业农民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借鉴高校硕博研究生培养模式,打破“听听看看”的常规培训方式,建立一套农业专家长期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