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15时58分,一辆粤Gxxx车辆经过广东交通集团所属化湛高速廉江南站出口匝道时,稽查“哨兵”自动读取该车内的OBU信息,发现与AI识别的车辆参数信息不匹配,现场移动终端发出“警报”声……
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监控中心,稽查人员通过后台数据稽核,发现该车全省通行的33次记录中,9次装载拖斗,逃费共计244.56元,稽查人员通过电话和短信告知车主,11月24日10时许,粤Gxxx车主返回廉江南站补交通行费244.56元。
自取消省界收费站形成“全国一张网”以来,化湛管理处根据不同车辆特征、车型分类标准等信息,自主研发了ETC智能筛查小程序、引进车型识别打逃系统(稽查“哨兵”),通过分析出口ETC交易流水,智慧化、精准化排查OBU逃费车辆,实现精准打逃。
稽查“哨兵”由三眼复合摄像机、RSU天线、复合控制器等设备构成,安装在出口匝道上。车辆经过匝道时,稽查“哨兵”RSU天线自动读取车内电子标签识别车辆数据,复合摄像机通过AR技术识别车辆号牌、长、宽、高及轴数等物理信息生成物理识别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并将稽查结果实时传输到现场移动终端APP和后台PC端。
当信息不匹配的车辆通过时,现场移动终端会发生“报警”声,提示现场工作人员此车辆信息异常;后台PC网页端同时标记特情,明确事后稽查工作方向,保障车辆通行费颗粒归仓。
稽查“哨兵”还能自动保存车头、车尾、车身开云(中国)以及5秒左右的过车短视频,让稽查人员快速掌握逃费车辆情况,解决了“取证难”困扰,构建闭合完整的证据链条。
自11月化湛高速安装稽查“哨兵”以来,日均采集车辆信息数千台,共发现OBU大车小标27辆(逃费93车次)、涉嫌套牌(实际车牌与电子通行凭证不符)11辆,通过“现场拦截+事后追缴”方式追回通行费9238元,助力打逃效果明显。
下一步,化湛高速将继续加大投入“智慧打逃”的探索力量,对车型识别打逃系统(稽查“哨兵”)进行功能调优,精准打击隐性逃费行为,为构建完善的“智慧打逃”体系,净化高速公路通行环境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