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湛江代表团倍受媒体关注。26日上午,湛江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面向媒体开放,吸引了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香港商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南方网、广东电台等十多家媒体记者聚焦湛江发展。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人豪,省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姜建军就媒体关注的问题坦诚对答、一一回应。
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现场气氛热烈。记者踊跃提问,对湛江的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代表们解答言辞恳切,生动翔实,并诚挚邀请媒体朋友有机会能到湛江去,亲身感受这片红土地上的喜人态势,传播湛江振兴发展正能量。
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
湛江要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补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势在必行。新华社记者抢先提问: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西两翼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湛江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
郑人豪说,马兴瑞省长所作的报告提出支持东西两翼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这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李希对粤东西北发展提出的定位一脉相承,湛江代表倍感振奋。将湛江打造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是国家发展大格局中重大的战略需要,也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的重要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广东加快发展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要把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提供“三个支撑”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推动湛江经济发展的同时体现湛江的责任担当。全面推进交通现代化,补齐现代立体交通短板,打造海陆空一体现代交通体系,使湛江真正“脱胎换骨”,一步到位解决“有没有”和“好不好”的问题。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强力推动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计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和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等“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实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主城区强芯提质,彰显海湾城市特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富裕文明的新农村。深入推进资源资产盘活、三产融合发展、综合环境改善、文明乡风培育、基层治理提质、致富奔康扶助、特色乡村创建“七大行动”,努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南方日报记者对湛江被国家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非常感兴趣,提出湛江如何继续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姜建军说,2017年是湛江交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湛江从发展边陲、交通末梢,跃升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湛江国际机场飞行等级由4C升为4E,飞行跑道由2800米延长到3200米,由支线机场上升为广东第三大干线机场;湛江高铁西客站主体框架工程全部完成,湛江人民期待已久的高铁开通在即;东海岛铁路湛江西至钢铁基地段竣工;汕湛高速湛江段建成通车,湛江与珠三角共建产业、共谋发展的合作之路更加顺畅、更加快捷;湛江港重振雄风,货物吞吐量突破2.8亿吨,回到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同时,湛江交通规划编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上级和有关方面最大程度支持下,编制完成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2小时通达珠三角、1小时贯通湛江全域”,明确加快实施“55811”综合交通工程;坚持海陆空铁“无缝衔接”,组织编制湛江铁路总图,推动高铁入城、高速入市,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高铁枢纽站,推动空铁联运,机场、高铁“零换乘”;面向国际招投标,引进高水平设计团队,完成徐闻港南山作业区综合交通枢纽“海上升明月”、高铁西站和调顺跨海大桥建设方案优化设计,倾力打造代表广东形象、彰显湛江魅力的亮丽名片。
打造村美民富新农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我市率先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湛江特别是各县(市)应如何抓住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湛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省人大代表、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地的主官,深感使命与担当同在。他说,湛江农用地面积1532.8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7.1%;湛江有行政村1636个,乡村户籍人口529万,占全市总户籍人口的63.1%,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廉江有344个村居、3963条自然村,农业人口145万。廉江市将把握新机遇,找准一条产业化、标准化、工厂化、差异化、品牌化的路子;打造有引领力的基层干部、有战斗力的农村干部两支队伍;整合资产、资源、资金三种要素,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谋划发展;践行“美丽看得见,你我都有份”“乡规齐遵守,文明到永久”“稳定又和谐,治理不松懈”“脱贫要实现,跟队不掉链”四种观念;落实筹集资金有指向、规划引领指方向、公共服务要落实、惠农金融要落地、基础设施要先行等五个保障,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为湛江乃至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廉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