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省人大代表献计献策

为推动湛江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声”

2025-01-18 08:5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特派记者林宇云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区域发展、产业项目等方面多处提及湛江、利好湛江,为湛江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在省两会会场,在湛省人大代表结合自身调研和履职实践,从多个维度为湛江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声”,表示应抢抓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湛江发展的东风,主动作为,加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绩。

支持湛江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郭辉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发现,我国钢铁行业仍面临节能减排和高精尖产品技术储备不足等挑战,加之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受“碳关税”和钢材领域贸易管制频发的双重影响,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受到削弱。

湛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宝钢湛江钢铁从项目立项到建设投产,创下了国内千万吨钢铁企业最快纪录,产能超过1200万吨,2024年钢材出口超140万吨。

为支持湛江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郭辉建议,继续加大政策帮扶力度,支持宝钢湛江钢铁加快建设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冶炼生产高等级薄钢板的近零碳生产线,推进氢冶金技术攻关。支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支持企业进口再生钢铁原料,不断优化原料供应端结构。

“受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近3年国内钢材整体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钢铁企业把重心投向海外市场,应该高度重视、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加剧风险。”郭辉建议,加快推进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机构建设,加强对WTO通报评议、贸易影响和专项调研分析研究,为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专业支持。支持拓宽出口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破解水产养殖业困局

水产养殖是湛江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省人大代表岑坚为湛江对虾养殖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感到担忧:近年来,由于高密度不规范水产养殖造成水体生态失衡导致虾病害蔓延,种苗退化、养殖设备落后等原因,对虾养殖成功率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国际对虾价格持续下行,如一标箱进口对虾(规格为30—40尾/斤)成本较国内产品价格低超10万元,国内加工企业更倾向选择具备价格优势的进口产品,国内养殖对虾出塘价格逼近养殖成本,养殖户已几无获利空间。据调研,2024年上半年,我国华南地区对虾养殖面积大幅萎缩,空塘率已达60%。

为推动湛江对虾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对虾种苗产业规划,集中资源做好育种攻坚,加快育种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本土选育优质种虾、虾苗投入生产实践,通过示范试点、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本土选育种虾的推广力度。

其次是加大对对虾养殖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研发的支持,完善技术体系和规范标准,推动对虾养殖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转型升级,促进品种培育、养殖技术和装备设计与制造的多学科联合攻关,提高对虾养殖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此外还要大力支持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形成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水产品质量效益提升。

省人大代表丁树军则关注到另一个问题: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存在养殖用海布局不合理、海域使用管理和养殖生产管理衔接不畅、养殖生产者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

以徐闻县为例,徐闻三面环海,海岸线约372公里,但由于历史原因,全可用于开展水产养殖的仅有下洋镇周边不足20公里海岸线的海域,现代化海洋牧场面临无海可用的尴尬局面。

丁树军说,多年来,角尾乡至南山镇海域一直规划为工业用海,但从无工业使用。经过养殖实践,该片海域非常适合牡蛎养殖。建议优化该海域用海规划,在保证航运用海的前提下,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加快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

“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是发展农业。”省人大代表陈文红说。

数据显示,广东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已经接近3倍。陈文红说,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向城镇,部分偏远农村因为人口流失导致耕地抛荒。这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大了广东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而另外一组数据则显示广东的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从广东3301.8亿元农产品进出口额的内部结构看,全省农产品进口额占比约65%,出口额约35%。两者差值为30个百分点。

陈文红认为,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农业设施薄弱、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广东农业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湛江是农业大市,应该为广东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作出有益探索。为此她建议,应选择有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乡镇区域,划定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园区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园区。

“整合农户及其土地形成规模集群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她还建议,要借助全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机遇,鼓励各类经营性组织采取项目带动方式,促进土地和农户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率,形成规模效益。

陈文红说,农业要进入市场,必须借助其他产业的力量。要把工农产业联合作为发展农业的基础,要把第三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市场引领,使农业通过第三产业达到成倍放大效应,促进金融、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业、物流业与农业产业的对接,使市场成为农业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成为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此外,要创新助农金融机制。完善融资贷款和配套设施建设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推动农业保险,对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全覆盖,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2025广东省两会特别报道
  • 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 湛江西站客运值班员戴广玲:“希望我们的服务是旅客回家路上最美的风景”
  • “虾先生”:消费帮扶助“湛品”出圈
  • “湛品甄选” 综艺式直播带货引发市民关注
  • 悬挂灯笼  喜迎新春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