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梅之情韵

2025-01-10 10:5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庞世清

梅者,傲雪凌霜,风姿绰约。于冰封千里之境,独绽芳华,清肌傲骨,寒风暴雪,冷袭乾坤而愈显精神。梅与松竹为挚友,共御严寒,刚直并肩,坚毅相守。松之挺秀,梅之卓立,神韵超凡;竹之苍翠,梅之幽芳,骄姿莹雪。梅又同兰菊相伴,各展风华,淡雅互映,高洁共辉。兰幽梅韵雅,菊艳梅清香。

开窗梅月白,洗砚石泉香。梅月相辉,澄澈空灵。月照寒梅,素裹银枝,花影摇曳,百态千姿。溪水潺潺流过云台,梅香悠悠逸飘四野,自然禅意可明心。田园山水间,溪边屋角处,梅临风洒志,云蒸霞蔚引出勃勃生机。

梅之诗韵,源远流长,古往今来陶醉多少文人墨客?妙笔生花,留下万千名篇佳句。古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道出梅经霜寒方得香韵之理。杜甫曾叹“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借梅感怀羁旅愁思。更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以极简之语,描梅之高洁神姿。

且观梅之画作,亦为其情韵添彩。南北朝时,已有人将梅入画,然至北宋,画梅之风盛行。仲仁和尚创墨梅,以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绘出梅之神韵,其灵感源自月光下梅影映于窗纸。杨补之在此基础上发展双勾法,使梅花高洁之姿尽显,春意盎然。

元代王冕,自号梅花屋主,其《墨梅图》堪称一绝。他以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展现梅花清肌傲骨,寄托文人孤高傲岸之情。图中梅花繁花密蕊,一改宋人稀疏冷倚之态,给人以热烈蓬勃之豪情。

清代钱杜的《梅花图轴》,绘嶙峋老梅,主干盘曲,冲出画外又折回,上下呼应,气脉相通。枝头梅花或含苞、或盛开、或残英点点,千姿百态,与铁骨铮铮的枝干相映照,清气袭人,显出梅之清贞、孤傲之气。

近现代画家张咏梅,以梅为题材,独创诸多佳作。如《和谐盛世》,以古梅为背景,枝干苍劲,花瓣如霜似雪。梅树下,优雅仙鹤漫步,与梅花构成和谐画面,寓意吉祥、长寿与和平,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

另有《梅花三绝》诗画交融,意境深远,“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诗与画中梅相互映衬,梅之坚韧与诗人高尚气节跃然纸上,绝代风华。陆凯寄梅传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林逋墨凝清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毛公文采飞扬,激情豪放赞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怜叹梅之亮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卢梅坡钟梅喻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李白放酒高吟“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先贤名句,笔端妙韵,尽展梅之芳华,冠绝丹青!

梅之情韵,可净心灵。“春花空有三千色,不及寒梅一缕香”。尘世喧嚣,梅志坚贞,不争不妒,不骄不躁。其淡雅高洁,能使人忘忧,弃名利,归本真。望梅之神韵,如清泉涤心,空明间顿生禅意。

梅俏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其魅力非凡,性刚姿美,诗韵雅,质清纯,香馥郁,风华绝。吾辈当学梅之精神,不畏艰,守气节,崇品格,追高尚,立德行。以梅为范,铸辉煌人生。愿梅之情韵,长驻心间,照前路,壮志凌云,砥砺奋进!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实行“全预约过海”
  • 渔港公园迎春大型鲜花造型上新
  • 教育、交警部门联合开展涉学生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专项整顿行动
  • “肥娟小吃”火爆的背后:友爱待人“出路”在 诚信经营“流量”来
  • 坡头区:抓好典型镇村建设 以点带面出新彩
  • 湛江市青年农创项目大赛收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