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离开渣男前夫,邓娜选择净身出户。母亲心疼女儿,让她搬回娘家住。邓娜其实并不太愿意,可自己没钱买房,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女儿小莲投奔娘家。
娘家有一栋四层小楼,邓娜跟父母住二楼,哥哥一家住楼上。哥哥常年在外面做生意,极少在家。楼下,自家的大黄狗正东翻西找,看见大花猫路过,猛地就追了上去。嫂子瞧见了,立马骂起来:“你这只不识好歹的癞皮狗,侍候你一家大小,还在这里不知天高地厚。看我不打死你!”说着,便拿起一根棍子追打大黄狗。邓娜不敢吭声。母亲看着女儿小心翼翼的样子,很是心疼。
母亲很早就得了糖尿病,每天吃药控制。她消瘦、矮小,仿佛一阵风就会把她吹倒,才60多岁的人看起来却像有70多岁。
这天,母亲叫邓娜以后每个月都交伙食费,不能在家白吃。邓娜听后心里颇为不悦,娘家不差钱,而她所在的公司效益差,工资快发不出了。
母亲还说,她以后不吃药了,改为注射胰岛素,让邓娜帮她注射。可邓娜记得母亲说过,她最怕打针了,还有过晕针的可怕经历。
邓娜拗不过母亲,硬着头皮去医院学会了打针。按医嘱,注射胰岛素半小时后才能进食。此后,邓娜每天3次准时为母亲注射。每次打针,母亲都会禁不住闭上眼睛。
“妈,是不是很疼?”邓娜说,“要不,改为吃药?”母亲马上说:“不疼!”
母亲逢人就夸邓娜,说她是“贴心护士”。
这天,邓娜有事回家晚了,母亲一直在等她。父亲想给她注射胰岛素,但母亲不同意。邓娜责怪母亲不体谅她,害得她每天被这打针的事束缚着,连工作和社交都受到影响。
看见女儿生了气,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支吾道:“你爸打针痛。”
最近,母亲常常对着自己手上的玉镯发呆。邓娜自有记忆起,就看见母亲戴着这只玉镯,这是奶奶传给她的。嫂子说,这个品质的手镯价格不菲。嫂子老早就想母亲传给她了。
母亲叫邓娜把玉镯撸下来。母亲年轻时是圆润的,玉镯戴在手上正好,但现在邓娜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撸下来了。
有一天,邓娜下班回来,刚走进院子,就听见嫂子大声嚷嚷:“这家里都快成收容所了!”原来,是小莲带邻居家的孩子来家里玩。邓娜知道嫂子又在指桑骂槐,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这回,她不像以往那样忍声吞气,而是很有底气地回怼:“我住在娘家怎么了?我又不是白吃白住,每个月都交伙食费,还当妈的‘贴心护士’!”
“贴心?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嫂子冷笑道。
两人互不想让,吵得很厉害。母亲从房间里走出来,劝她们不要吵了。她们还是吵。父亲一如既往的沉默。
母亲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邓娜跟着母亲来到房间,委屈又无奈地说:“妈,我每月给家里交伙食费,又在您身边照顾您,我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不过,我还是搬出去住算了,免得嫂子老是说三道四。”
母亲说:“你不要搬走,妈离不开你!”
那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没多久就驾鹤西去了。邓娜匆匆赶去医院,但最终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办完母亲的后事,父亲交给邓娜一个存折,哽咽道:“你妈收你伙食费,是为了堵你嫂子的口。你交的伙食费,她都存起来了。”
邓娜的心猛地一颤。
“为了让你有理由留在娘家,你妈才改为注射胰岛素的。”父亲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邓娜听后失声痛哭。她曾为自己对母亲的付出感到委屈,却没想到母亲为了让自己能留在娘家付出更大。
“还有,你妈把这个玉镯留给你,怕你嫂子有意见,还特意写了遗嘱。”父亲把玉镯放到邓娜的手里,“你卖掉玉镯,可以交房子首期,搬出去住,不用受气。我也刚查出患了糖尿病。唉,真是作孽!”
“爸,我已经没有妈了,我不搬出去,我要照顾您!”邓娜抱住老父亲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