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元旦喝藕汤

2025-01-02 17:4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刘峰

每一年元旦,母亲会煨一次藕汤,好让一家人暖暖和和、精神抖擞奔向新的一年。

煨汤,选择在元旦前夜。这也是一年之中,母亲为一家人做的最后一次烹调,带有一种庄严而温情的仪式感。

母亲使用的,是一具老瓦罐,老家叫它“铫子”。因岁久年深,它变得通体黑亮,仿佛老古董。由于吸油透气、受热均匀,用之煨汤,越煨越香,回味绵长。

母亲选材考究。她买的是小毛藕,此藕短小,长有斑点,虽然不中看,但煨出的风味,堪称一绝。母亲同时还买了猪排骨,在煨的过程中,油脂会渗透出来,被藕吸收。结果,肉质酥烂紧致,藕块粉糯鲜香,汤色清亮,油而不腻,对全家人极具诱惑力。

煨汤,重在一个“煨”字。在燃料上,母亲选用的是棉梗,它除了火猛,而且耐燃,在煨汤时,余烬经久不熄,能提供恒久的热量。

黄昏,当鲜红的日头缓缓坠入紫色的天际,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夜晚姗姗而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团圆饭,拟召开家庭圆桌会,总结过去,憧憬未来。

趁着土灶余烬犹红,母亲塞进一束棉梗,只见一缕青烟冒起,“扑——”腾起了一朵粉红色的柴火,“噼噼剥剥——”火愈燃愈旺,光热弥散开来,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

母亲在灶上忙,全家人围在一旁打下手,其乐融融。

母亲煨汤的诀窍,是先炒后煨。首先,将排骨焯水,以除腥味;然后,在锅里放入猪油、姜块,倒入排骨爆炒,中途加盐,直到翻炒出香;接下来,加清水烧沸,连骨带汤舀入铫子;紧接着,母亲移开铁锅,用火钳在灶膛红烬里掏一个坑,坐入铫子,捂紧灰烬,最后将锅还原,开始慢慢煨。

圆桌会议开始了。在墙上时钟欢快的嘀嗒里,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母亲在总结过去、憧憬未来同时,以煨汤为例,给我们以谆谆教诲。

她说,做人处事,要向小毛藕学习,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实用;学习要有恒心,像煨汤一样,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

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是极富哲理意味,我们心领神会,纷纷点头称是。

两个小时过去,圆桌会议结束。不知不觉,汤香满屋。我们经不住诱惑,跟随母亲进入灶房。当移开铁锅,只见不少余烬仍呈猩红,热力烫人;再揭开铫盖,只听见里面的汤正在发出咕嘟咕嘟的呓语,汤面漂浮着一颗颗宛如荷露的透明油花。

该下藕了。大家一起动手,将小毛藕洗净,切为滚刀块,装入筲箕,撒上细盐,簸一会儿,好让盐味入、美味出,变得红润靓丽起来,随后,大家纷纷将藕块放入滚汤。

一夜过去,元旦到了!

当粉嫩的晨曦洒在木格子窗,雄鸡站在柴垛引吭高歌,晨鸟在清新的晨风里欢快飞翔。“喝汤喽——!”母亲的一声呼唤,仿佛一种诱惑,将我们从美梦里牵出。很快,全家人围在圆桌旁,此时,母亲已端出了一碗碗排骨藕汤,汤面撒了鲜绿的葱花,拱动着人的味蕾,让人禁不住流口水。

“哧溜——!”当烫烫地喝上一口汤,只感觉一缕醇厚绵长、香浓可口的味道渗在舌尖,霎时激活了味蕾,让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接下来,全家人大快朵颐,排骨酥,藕块糯,一个个吃得满头大汗。

顷刻,一轮红殷殷的朝阳从东方喷薄而出,光芒万丈,熠熠生辉。在堂屋正中央,日历上的第一页已掀起,崭新的一年由此开启!

喝着新年第一碗藕汤,让人暖心、养胃、提神,一家人凝聚在一起,目光坚定,信心倍增,浑身上下又有了奋斗的力量!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麻章区:加快生态修复 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 188盏爱心路灯点亮乡村路
  • 新年新气象、万人大合唱!市民群众打卡点赞魅力南端暖滩
  • 湛江经开区西坑村:村民热情待客 “房客”温暖旅居
  • 千人齐聚湛江滨湖悦跑迎新年
  • 第十一届湛江海鲜美食节启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