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2024年省下达我市碧道建设任务25公里,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25.55公里,顺利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12月6日《湛江日报》)
万里碧道是广东率先提出的系统治水新模式。作为一份全省各地必答的“同题考卷”,近日湛江交出了“年度成绩单”——今年完成碧道建设超25公里,顺利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碧道建设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身边的碧道更多留下的是“养眼”的印象。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让碧道之“养眼”有了鲜活的即视感。从生态角度来看,碧道的建成显著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得“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这不仅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繁衍之所,更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有力维护,让“鲜美湛江”得以尽情展现。
必须指出的是,推动碧道建设,又不仅仅是为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万里碧道是广东率先提出的系统治水新模式,以水为纽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协同推进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及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5+1”重点任务建设,打造集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文化休闲漫道和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空间。作为一份全省各地必答的“同题考卷”,摆在湛江等城市面前的,更是一份推动河湖综合治理、沿线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宜居城乡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考卷。由此可见,不断延伸的碧道,带来的又远不只是“养眼”。
碧道建设与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紧密相连,催生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环湛江湾、鉴江、九洲江、遂溪河等碧道为依托,特色滨水旅游线路得以精心打造,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蓬勃发展。去年湛江日报曾报道,湛江最长的城市碧道长廊南调河碧道,以“海川共享,碧卷入城”为思路,串联“都市休闲区”“滨水漫步区”“湿地观赏区”“田园体验区”等四个景观区段,“叠加”形成从都市到田园的景观空间体验。逐步深入探索的“碧道+”模式,不断释放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动的活力。
对于湛江市民而言,今年新增的超25公里碧道所带来的更直观感受,是身边多了高品质的休闲娱乐空间,周末节假日出行又多了一个“亲水玩法”的新选项、好去处。碧道沿线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无论是清晨的慢跑健身,还是傍晚的漫步赏景,抑或是节假日的亲子游玩、露营聚会,碧道都承载着人们的欢声与笑脸,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与吸引力。
漫步碧道,入目皆景,人游画中。期待湛江碧道不断“上新”,各式各样的“碧道+”新模式、新场景、新玩法也不断“上新”。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