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之下,徐闻南华农场26队的香蕉田一望无际,一股向阳生长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在酝酿着田间地头的“丰收盛景”。这是12月3日湛江晚报《从种地到“养地”,新质生产力聚“蕉”》一文的配图,令笔者想起了儿时家乡那茂盛的香蕉田,想起大学时探访过的硇洲岛上的香蕉林,今非昔比,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的满满能量,不由地为之鼓掌。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上报道讲述的就是新质生产力赋能香蕉产业升级的现代农业新故事。主人公陈杰文积极转变种植观念,开启“养地”模式,运用农业技术改良土壤,提高亩产能,提升香蕉品质,以“创新”实现了“增量”和“质优”。同时,引进先进的采销力量、接轨国际标准、提升冷藏质量,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构建了稳定的销售网络。此举大幅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成功地让香蕉香飘国内外,赢得了可观商业利润,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业向创新、智能、高效、绿色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湛江这片红土地上的新农人来说,这是一道新课题,也是发展事业的新机遇。因此,新时代扎根乡村、逐梦田野应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找准自身经营项目的着力点,与时俱进引入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力量、推动产业升级,从而获得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的优化升级,努力书写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文明进步大幅跃升的新篇章,为建设农业强市贡献力量。
期待后续会见到更多关于田间地头的新质生产力的报道,为新农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