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精准助残,让爱更有担当

2024-12-04 14:4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徐剑锋

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当晚,湛江市“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汇演活动在湛江市智洋艺术外语职业高级中学举办。(据12月4日《湛江日报》)

这几天我市各类爱心助残活动热火朝天,残疾人的脸上也绽放出别样的微笑。

所谓“身残志不残”,用拼搏奋斗,残疾人同样可以收获人生的精彩。只是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更需要全社会“拉一把”、“扶一程”。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用心呵护、用爱守护,就一定能让每一个奋斗的“折翼天使”感到阳光的温暖、看到梦想实现的曙光。

在湛江,无论是各种帮扶政策,还是各类公益活动,这些年从政府到民间,对残疾人倾注了很多关爱,而且是越来越精准化、精细化。事实上,在残疾人这个庞大群体中,他们家境各不相同,需求也就不同:有的渴望就业援助、创业指导,有的盼望摆脱困境,有的希望出行无障碍……关爱残疾人,既要“面向全体”,构建家庭、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不让一名残疾人在小康路上掉队;也应注重“量体裁衣”,根据残障的不同情况提供物质和精神双套餐,从而抚平家庭之伤、社会之痛。

换句话讲,唯有在精准上下功夫,才能让残疾人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因此,围绕残疾人“康复服务身体好、安置就业工作好、自由出行环境好”,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点举手之劳,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考虑周全,服务周到。比如,在工作上,既要给予创业指导、政策平台扶持,也要提供就业援助、多辟公益岗位;又如,在交通出行中,应扫清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出行留下的“最后一米”障碍;再如,在生活中,哪怕是一块面砖的光洁度、一张桌椅的高度、一个按钮的尺度,都应该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生活习性和便捷程度。无论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还是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助残都应摒弃“形式思维”,真正融入到残疾人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需要的关爱与呵护,为他们脱贫、康复、就业和参与社会提供更多保障措施。

作为一个数量众多的特殊群体,残疾人工作生活得便利与否、幸福与否,关乎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谐指数。助残是要付出百倍耐心和千倍努力的事情,只要我们在精准精细上做文章,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真正把他们的合法权益、合理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就一定能让幸福的微笑常驻残疾人的脸庞。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好时节  蚝丰收
  • 廉江红橙迎丰收 采摘热潮引客来
  • “十链百场千企”人才活动火热开展 构建省市县联动招才引才体系
  • 湛江市“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汇演活动举办
  • 普及宪法知识 宣传法治观念
  • 中科炼化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入选新华社发布的“中国智能·零碳”项目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