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踏着运河人的足迹 打造美好幸福湛江

2024-11-24 10:3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李湘东

雷州青年运河的建设是湛江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是湛江最辉煌的历史经典,是巍峨壮美的时代丰碑。

为改写雷州半岛干旱苦难的历史,在当时物资匮乏、生产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中共湛江地委作岀拦截九洲江、兴建鹤地水库、开凿雷州青年运河的决定,带领30万劳动大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建成11.44亿立方米库容的鹤地水库和全长271公里的雷州青年运河,造就了现在的绿水青山。

弹指一挥间,60多年过去,雷州青年运河仍然闪耀着不朽的荣光和时代价值,是湛江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敢为先锋勇当标杆

当年30万施工队伍同时开赴工地,在100多公里长的岸线展开施工,不仅需要超强的号召力和空前的凝聚力,需要坚强的精神力量作支撑,更需要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示范。在建库开河工地上,党员干部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一次次攻坚会战,党员干部就像一批标杆耸立在最前面;一桩桩最苦最累的活,党员干部二话不说带头去干。时任湛江地委书记孟宪德长期泡在工地,和群众一起住工棚,吃红薯饭,每天一身泥一身汗参与施工,靠前指挥。时任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湛江专署副专员王勇在水库截流抢险时,扛着一袋袋沙包来回奔走,累得倒在工地,被抬着去医院治疗。时任湛江雷北县委书记赵立本每天在工地,用肩扛手拉拖着满载泥土的双轮木车,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记录他埋头拉车的照片至今在雷州青年运河纪念馆展出。

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带头,发挥了主心骨、先锋队的作用,30万施工队伍才有了凝聚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是一面旗帜,都是标杆示范。湛江正迎来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战略窗口期,特别需要党员干部带头,身先士卒,大干实干,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政治责任;这是无声的号召,也是见贤思齐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只有喊出“向我看齐”的声音,亮出干事业的姿态,干岀水平,干出实绩,树起榜样,群众才能信服你,才能一呼百应,才能上下齐心朝着一个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党员干部以上率下苦干实干,何愁难题不解,何愁事业不成。

艰苦卓绝,挑战极限

雷州青年运河工程之大之艰巨当时在全国水利工程中都名列前茅。参与开河建库的30万劳动大军都是自带干粮、自搭工棚,用锄头挖土,用牛车运泥,用干稻草和竹子搭建工棚,指挥部和饭堂宿舍都是清一色的工棚,热天像个蒸笼,冬天如同冰窖,外面下大雨,里面小雨不断。施工人员每餐吃的大都是番薯粥,啃萝卜菜头。工地规定才能洗上一次澡,如此高强度劳动,每天汗水要浸透几次衣服,一身上下粘乎乎的,但也只能咬牙坚持。参加运河会战的突击队共有3045个,他们中有的队一天上坝填土435立方米,平均每人3.5立方米,创造了历史纪录。劳动大军勇于吃苦耐劳,敢于牺牲奉献,奏响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的英雄壮歌。在施工现场轻伤不下火线,咬牙坚持已成常态。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要实现振兴湛江的宏伟蓝图,关键在大干,根本在实干,重点在会干。要靠全体干部群众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传承运河精神,创造更多湛江速度、湛江经验、湛江名片。

清正廉洁新风扑面

雷州青年运河工程浩大,历时较长,从始至终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分一厘的钱粮物质,是空前干净的廉洁工程,是风清气正的样板工程。在热火朝天的运河工地上,一共涌现了2.6万名先进模范和130个先进单位。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建设,既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又是一部务实为民、风清气正的廉政教育史。

在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作为一种家庭幸福来追求,像运河建设者那样以清为美、以廉为荣,努力追求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远离腐败红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历史总是赋予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使命。使命有变,但初心不改;任务不同,但责任依然。湛江人正赓续建库开河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勠力同心,共同打造湛江美好的明天,拥抱更加灿烂的未来。

(作者为湛江日报原副总编辑)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2024廉江红橙产业大会“橙”意十足
  • “橙”心相约 音乐点燃魅力廉江
  • 甘肃敦煌:雪润大漠景如画
  • 霞山木兰“农创谷”现雏形
  • 省青少年跳水冠军赛在湛举行
  • 全市首座可回收物交投点投入使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