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参观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看到13米长的布氏鲸

2024-11-11 16:17 来源:湛江晚报小湛同学 作者:文/记者 潘洁婷 图/记者 殷翊展

11月2日,由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主办的“走进雷州湾”第三场公益活动在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举办。湛江市湖光中心小学《小湛同学》60余名小记者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走进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打开了一本“特别”的海洋百科全书,与绚丽多彩的水生生物来了一场浪漫的亲密接触。

认真观赏和记录。

好大一只玳瑁。

近距离探秘水生生物

博物馆内的讲解员带领小记者们参观博物馆,对各种海洋珍稀保护动物的分类、特征、习性、价值、资源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面对一件件从未见过的标本展品,小记者们情绪高涨。一路走来,一件件珍稀的水生生物标本让小记者们应接不暇。

在海洋标本馆,小记者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馆陈列的珍贵海洋生物标本,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标本以及海洋幽深神秘的氛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面对13.1米的布氏鲸剥制标本、7米长的巨型海带标本,鲎、绿海龟、玳瑁、红鲍、库氏砗磲等珍稀濒危的海洋物种标本,小记者们异常兴奋,忙着在标本前拍照留念。

小记者们边看边提出了问题:有没有蓝鲸标本?标本是如何保存的?有没有大海龟?讲解员为小记者们进行了解答。近距离观察加深了小记者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也了解了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保存知识。

布氏鲸剥制标本。

琳琅满目的标本。

感受海洋文化魅力

“这里的所有标本种类都来自雷州湾吗?这里的标本都是海洋动物吗?有其他植物类的标本吗?”随着参观深入,小记者们的好奇心也被激发出来,大家围着讲解员,抛出一个个问题。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讲解员耐心讲解,其中还涉及各种海洋生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和科学价值等内容。

小记者陈俊儒认真听讲解,同时还忙着用笔记本记录着他感兴趣的要点。“丰富展品配合讲解员对海洋生物的标本制作工艺、特征的耐心讲解,让我受益匪浅。”陈俊儒说,通过讲解,我认识到了自然的神奇、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更树立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对于小记者们来说,这场活动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大家的见闻,这还是一堂生动的湛江海洋文化科普课。“这次小记者活动太有趣了,我学习到了不少关于家乡的海洋文化知识。”小记者王怡珺说,平常接触不到这些珍贵标本和展示品,“作为湛江人,了解家乡海洋资源和文化越多,越感到自豪。”

这次小记者活动,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小记者们在活动中感受了海洋生物的魅力,获取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雷州48万亩晚稻奏响“丰收曲”
  • 2024年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交流展示暨大型招聘对接“五个一”活动(湛江分会场)举行
  • 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 湛江奋力加快建设水上运动之城
  • 湛江首部全国院线电影《奋斗三十五》(暂名)剧组委员会成立
  • 湛江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零距离体验消防科技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