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湖秀美景怡人。
我想,要去感受公园的美,最好的时间当然是清晨,太阳欲出未出之时。
霞湖公园,是市民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处在霞山城区的中心位置,从空中俯视,它与霞山绿苑恰似霞山的两叶绿肺,一左一右,中间隔开的是解放东路。
秋日的一个清早,晨光熹微,公园里草木萌发,人影晃动,湖水微漾,一派生机盎然。
一进公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湖,一汪碧绿的湖。湖的一端,还静卧着一座草木茂盛的湖心岛,有曲折的廊桥与园道连接。湖面如一匹华美而柔滑的丝绸,而在树荫笼罩处,竟然泛着一片细碎的金黄,与醉人的绿,构成了极佳的色彩搭配,令人称绝。我抬头望去,湖岸边是两棵高大葳蕤的小叶榕,秋风起,金色的落叶细而圆,洒下湖面,随风轻浮,悄然入画。
恍惚间,我觉得自己化为了一片白云,从空中看下来,这湖面又宛如一位姿容曼妙的少女,身着水绿长裙,而恰好在那腰身最细处,束着一圈银白色的玉环——霞湖拱桥。
这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望过去,两个桥墩间的半圆拱形,与湖面的倒影连在一起,天衣无缝地画出了一个圆,湖面上一大两小的3个圆,给湖面增添了许多的诗情画意。
拱桥的桥身上,南北两面都嵌着“霞湖”两个大字。它们也在悄悄地向游客们讲述着这片湖和这座公园的故事。
据《湛江市城建志》记载,这里原是一片莲藕塘,1955年被划为公园绿地。1963年初,市政府发动霞山片各单位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挖出一个人工湖,修建水闸及园道,种植树木,初步形成公园轮廓,取名为“霞湖公园”,面积12.2公顷。其间,该公园曾遭到破坏,土地被占,树木被毁。后经政府重建,于1981年春节,霞湖公园重新开放。1984年12月,霞湖公园更名为“青少年公园”,购置一批游乐飞机、小火车等设备,修建了溜冰场、假山、路灯等,新建一个彩灯喷水池;同时,扩大绿化面积。1986年1月,广州空军部队赠送一架退役歼-5战斗机;1987年9月,南海舰队赠送一艘退役鱼雷快艇,为公园增添了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展览内容。
2004年,公园重新更名为“霞湖公园”,总面积13.8公顷,以5公顷湖面为中心,环湖布置诗书画长廊、榕树广场、旱冰广场等10多处景区。湖岸依水而植有落羽杉、水蓊、蒲桃、垂柳,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园内环湖岸建有三孔曲桥、亭子、小溪、凤凰苑、草地、树林、沙池、健身设施;花草树木丰富多样,有鸡蛋花、龙眼树、吊瓜树、椰子树等;园里常见蜜蜂、蜻蜓、蝴蝶、燕子、麻雀等,呈现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色。
如今,公园里沿着湖岸,是一条蜿蜒平整的环湖绿道。顺着绿道缓步而行,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南国常见的榕树林,亭亭如盖。
市民悠闲来健身。
最为独特的是,湖边有一棵大榕树,可能是早些年被强台风刮倒过,如今,整体的树干呈45°角,斜斜地侧向了湖面,却仍肆意生长,桀骜不羁,枝繁叶茂,在树身下给路人留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再往前走,就是体育健身区了,这是人气最旺之处。眼前几张乒乓球桌,有好几对“选手”在打得热火朝天了。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将”,却拎着球拍在一旁不动,同伴们招呼她上场,她仍不紧不慢地说:“我等老马来。”过了一会,一位健步如飞的“男将”到了,只见他年纪与“女将”差不多,身穿白色短袖运动上衣,只听“女将”喊了一声,老马!两人立刻挥拍上阵,好一轮精彩而激烈的厮杀就此展开了……
其实,在这附近,还有不少打羽毛球、踢毽子、打太极、玩扑克、下象棋、跳广场舞的,太极乐曲悠扬,舞蹈节奏强劲,孩童欢笑连连,真可谓热闹非常;可热闹是他们的,一对老者正对坐在一条长石凳上,自己在中间画了三个“回”字的棋盘,对周边的喧闹充耳不闻,在安静地下“回字棋”,似乎在回味着儿时与玩伴对弈的无穷乐趣。
在树荫的簇拥处,还有粤剧广场,正中是“霞湖公园文化舞台”,舞台的背景板上,印有粤曲花旦的俏丽脸谱,还有“粤曲集市 百姓舞台”8个大字。舞台中央,已经有人在忙前忙后地摆放音响等设备了,估计精彩的粤剧演出很快就要开始了。在舞台一侧,还张贴了告示,预告“南国粤韵曲艺团”“湛江市颂新声曲艺团”及“南新曲艺团” 将为市民演出粤剧折子戏,还有曲艺演出。
我边走边看,边看边想,霞湖公园堪称“百姓公园”,除了在人民大道南的一侧开有公园的西大门,靠近解放东路一头,是开放式的北门;而在东南角,靠近民治西一路的地方,开有东南门;西南角还有一门,出去就是洪屋八巷,虽然杂乱,人气极旺。老老少少的市民,从这几个公园的门口鱼贯而入,有人还拎着青菜,每天享受着这湖水带来的静谧和清凉,还有这一段公园里的惬意时光。
这时,东边的太阳已穿破了云层,射出万道霞光,将整个霞湖公园染成了金灿灿的颜色,湖面上,几只白鹭振翅而起;放眼望去,让人对明天的美好生活,更加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