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有218个项目(人)获奖。其中,湛江有7个参与项目获选,包含1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个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个科技成果推广奖。这些项目中,有3个是驻湛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
由广东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项目“鱼虾加工副产物高效增值全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中广东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已在广东湛江、茂名、肇庆和深圳等地的多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产值76.74亿元,新增利润3.61亿元,节约成本1.92亿元,有力推动了我省鱼虾加工副产物的增值利用,对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澳洲坚果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针对广东省内澳洲坚果优质品种少、配套技术集成程度低、初加工设备及工艺缺乏等产业问题,项目开展澳洲坚果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建成我国唯一国家资源圃,选育出“桂热1号”等3个品种,嫁接成活率从25%提高到87%以上,高接换冠成活率达95%以上,果园坏果率由31.39%降低至4.14%,产地初加工能力提高30%以上。近三年打造示范基地23个,新增经济效益26.55亿元。
由广东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湛江市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其中广东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推广”项目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针对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过度依赖进口种虾、适合我国养殖环境的良种缺乏、配套良种的养殖技术和育繁推体系不健全等产业瓶颈问题,该项目收集和评价国内外凡纳滨对虾种质资源,建立重要经济性状育种参数数据库,建立育种信息化系统平台,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建立育种体系,培育出生长性能优良的新品种“兴海1号”,开展新品种的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应用,增加广大沿海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和经济收入,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第五完成单位的“心肌损伤的机制与心肌保护关键技术的系列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项目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作为第五完成单位的“面向智慧钢铁的5G专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四完成单位的“高性能无溶剂有机硅离型剂及其涂层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作为第八完成单位的“新型低压配网数字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
近年来,湛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指标创历史新高。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其中2022年R&D经费总量31.97亿元,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0.86%,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一;2023年度R&D经费投入41.26亿元,同比增长29.1%,投入强度提高到1.09%,首次突破1%大关。
创新成效获得大丰收。2021年度、2022年度共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合作奖1项,科技成果推广奖5项。今年6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参与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均获得科技进步奖。
技术合同交易活跃。2023年度我市技术合同登记数量以及金额分别达632份和6.2亿元,同比增长达45.62%、265.36%,超过了粤东西北其他地市的总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