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村里有支“泡沫舰队”

2024-10-09 09:5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何银华

在村志里,我曾介绍过“久渔泡沫舰队”,其实这是个戏称。作为新鲜事物,作为江口一道特别的风景,我还是满怀兴趣把它载入史册。

记得那年碧海银沙网站“图读湛江”采访团,就是乘坐“泡沫舰队”畅游九洲江口的。轻舟竞渡,别样感受,给采风团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采写的“聚焦海榄”“江口风物”“耕海归来”“夫妻双双把蚬捞”“沙渚鸭群”等系列江口见闻,后来我都以图文形式编入了《北部湾畔 九洲江口 有一条枕着涛声的渔村 她名叫久受埇》这部村志中。乡亲们十分感谢“图读湛江”江口采风团,他们的宣传报道使村民深受鼓舞。

追溯“泡沫舰队”的历史,它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北部湾划界的影响,深海作业受到了限制,渔民转产转业,有的则由深海转入了浅海。于是,适合浅海作业的泡沫船便应运而生。

所谓泡沫船,顾名思义,就是凭借泡沫的浮力制作的船。船体不大,平头船居多,形似古代战船的浓缩版。“久渔泡沫舰队”的船只,一般规格为长约7-8米,宽约1.5-1.8米,厚约0.8米,如果将其解体,很简单就若干块板夹着几块塑料泡沫,外加一台作为动力的小马达。特点是轻便灵活,跟着潮汐走,可在浅海滩涂纵横驰骋,自由作业。由于它制作成本低,且周期短,因此很快就在江口渔村推广开来,单久渔村一下子就发展到27艘。捕鱼季节,耕海归来,“泡沫舰队”停泊列阵于村口江岸,颇具气势,引人注目。自从有了“泡沫舰队”,古镇安铺的海鲜市场更加活跃热闹。因为著名的味道鲜美的“江口鱼”大多是由“泡沫舰队”捕捉提供的。

江口前沿的久渔村最早诞生泡沫船只。那时村子里经营这种船只的大约有五六十人,20多条船,基本上都是“二人世界”,其中有夫妻组合,有兄弟组合,有父子组合,也有临时凑合的。他们多选择风平浪静的日子出海,跟着潮汐周旋作业。夜间,船只亮起渔灯,游弋于江口海湾,结集于鱼群出没的浅海区,或放帘(剌网),或下罾缴,或布拖网。如果合流水,运气好,每工海(即每天一个航次)可捕获一二百斤鱼虾,买得四五百元。如果“海丑”不景气,有时甚至连20元汽油钱也捞不回来。

驾驭泡沫船做海仔是很辛苦的。虽然设施比较齐全,船尾小马达有遮阳篷,船头装有起网机,刮风下雨有船面舱躲避,但毕竟船体小,吃水浅,活动空间有限,干起活来常常咸水湿衣衫。尤其冬季,通宵达旦作业,往往熬得眼睛红肿。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深海转浅海也大有作为。北部湾浅海资源丰富,乡亲把目光收回到江口家门前,追随潮汐,小打小闹,悉心耕耘,也是一种谋生方式,自有一番乐趣。我胞弟自己动手新装了一艘泡沫船,做工精细,质量上乘,最近准备下水试航。我打算随船出海体验一番。我想象着:晚潮来得急,浪花借助风势撒上船来,口舌咸咸的,皮肤痒痒的。我放眼欣赏着,夜幕低垂,海湾里渔火映着波光,似繁星点点……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进出口货物“即到即检”  湛江口岸假期繁忙依旧
  • 中华白海豚畅游雷州湾
  • 擦亮湛江蚝“金字招牌” 全产业链生蚝产业园筑巢引凤
  • 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国庆假期累计保障旅客6.28万人次
  • 廉江河唇“三有工作法”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 【专题】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