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迎来客流小高峰。金牛岛红树林党群服务站的志愿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10月5日《湛江日报》)
10月5日湛江日报报道了麻章区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提供志愿服务的情况,从报道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一点:更加重视游客的体验感。
每逢节假日,景区的客流量都会呈“井喷式”增长,“人从众”既可看作景区的热闹,同时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游客的烦恼。如何切实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发展行稳致远,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各地各景区要更加重视游客的旅游获得感。
近年,“体验经济”渐成时尚,反映了消费日新月异的增长。体验经济是一个基于消费者体验和情感的经济模式。传统经济模式主要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值,而体验经济则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需求。这种体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产品设计、环境布置、服务交互、品牌故事等。例如,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的景色未必能做到“惊为天人”,但却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项目、独特的科普讲解和友好的志愿服务来创造愉悦和独特的体验,吸引游客、好评如潮。表面上看,这是更加积极热情的旅游服务,而更深层来看,是更加重视游客体验感的理念形成。
更加重视游客体验感,也不仅仅局限于“服务”,有时还在于情感上的“共鸣”。提起旅游中的体验感,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词——情绪价值。将旅游场景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使旅游更加贴近生活、富有人情味和松弛感,这正是情绪价值所驱动的全新旅游方式。如今,越来越多游客选择远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或探访古老的城镇,更是为了追寻一种新奇、有趣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一顿地道的美食、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甚至是一次偶遇城市的“见一面”。情绪价值的核心在于引发情感共鸣,并最终转变为对一地的好感。报道中游客点赞“感觉湛江人很热情,让我们虽身在外地,却有家的感觉”,便是对湛江体验感的“打分”。
提升体验感,可以从游客进入城市的三个阶段入手:来之前,玩之中,走之后。来之前,在社交平台上为游客备好“攻略”,列明“节目单”,让他们带着期待而来。玩的时候,给足情绪价值,不仅仅让游客感受到所言非虚、“值得一游”,而且要超出预期,觉得“来得很值”。等到走之后,让他们有可以带走的手信,并且有值得记住的回忆乐于与人谈论,无形之中成为城市口碑的传播者。假以时日,城市在社交平台和旅游市场的“人气值”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形成城市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