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徐闻县下洋镇党群一心推进“百千万工程”:

“美丽圩镇咱来建”

2024-09-24 08:5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 黄康生 文/记者许翠燕 特约通讯员谭总

下洋镇党员干部在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受访者供图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可感可及的镇区蝶变,让徐闻县下洋镇群众切身体会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利好,也从一开始的反对者、旁观者,变成最大参与者、受益者。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下洋镇锚定“七个一”目标任务,对东华大道及镇区进行升级改造,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群众自愿、没有补偿”的工作原则,探索“党群家庭会”等新模式,有效化解改造工作的堵点、难题,把群众力量转化为镇圩建设发展的强大动能。

“镇区道路不如村”,咱要改!

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在徐闻县角尾乡二次登陆,对该县造成重创,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成了灾后重建的重点和难点。而位于徐闻县东部偏远的下洋镇镇区,却能在台风过境后保持“四通”,数千名群众生产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以前一打台风,就会停水停电好几天。现在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都埋在地下,不怕风雨,台风天供水、供电、手机和电视信号都正常。镇区升级改造工程确实让我们下洋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以前先进多了。”家住下洋镇区的陈伯告诉记者。

陈伯口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镇区内东华大道的升级改造。

从徐闻县城到下洋镇有近50公里路,驱车大概需要1个小时。此前,作为镇区交通枢纽的主干道东华大道仅有两车道,道路狭窄、路面破损严重,经常出现车辆拥堵、大面积水浸等问题,给辖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下洋镇也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镇区容量小,长期以来为群众所诟病。“改造前,群众常说下洋镇区的道路还不如一条村。”下洋镇党委书记刘学说。

眼见其他乡镇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下洋镇群众也纷纷通过“平安夜访”、干群座谈会等渠道,发出了“改造升级东华大道”“改变镇区落后面貌”的强烈呼声。

民有所盼,政有所应。下洋镇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机遇,组建升级改造工作专班,围绕“打造一条美丽示范主街”“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任务,于2023年5月起对东华大道及镇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东华大道便被设计为30米宽的道路标准,但由于长期发展落后,镇圩没有得到很好规划,树木、破旧房屋等逐渐占用了道路。

摆在下洋镇面前的,有两套方案:东华大道既可以建四车道,也可以建六车道。如果建四车道,可以“回避”拆迁难题;如果建六车道,不仅要拆迁,“三线”也要下地。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下洋镇党委、政府最终决定建设六车道,打通东华大道这条镇圩“主动脉”,为镇圩发展“拉开骨架”。“下洋镇长期偏远落后,如果别人走5步,我们也跟着走5步,那我们永远排在别人后面。慢进也是退,必须急起直追,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刘学说。

经过摸排,实施东华大道升级改造,有62户临街房屋、铺面因不符合规划标准需要拆迁。如何让临街住户自愿无偿拆除房屋、铺面,是推进升级改造工程最为棘手且必须首先解决的难题。

如何破题?到群众中去!

真情“党群家庭会”,咱支持!

由于没有经济补偿,且坚持自愿拆迁,一开始,临街住户和商家普遍不愿意自拆房屋、铺面,部分临街住户和商家甚至干扰动员工作。党员干部好不容易做通一户群众思想工作,转身就有人跟在后面泼冷水、劝退,让已答应的群众产生动摇。

在镇上经营了20多年的春来饭店,临街铺面比较多,需要拆除的铺面面积大,加之家庭成员之间意见分歧较大,镇班子成员多次到该饭店做动员工作都收效甚微。

“由于家庭成员意见不统一,专班干部做通儿子思想工作后,过两天老父亲说不行;丈夫想通了,妻子又不同意,存在这种情况的拆迁户不在少数。”刘学介绍,针对类似问题,下洋镇摸索出了一种“党群家庭会”工作法——党员干部到动员工作难度大的家庭,与该家庭所有成员一起开会商讨。

以春来饭店为例,为提高“党群家庭会”的效果,会前,镇党员干部深入了解与春来饭店店主一家的邻里亲朋,抓住问题症结,通过乡贤、亲属等社会关系,从家乡情怀等多个方面去做他们一家的思想工作。

“改变下洋长期落后面貌,需要3万多名下洋群众的支持,作为下洋人要有‘热爱下洋、发展下洋’的情怀……现在没什么人来饭店吃饭,改造后,镇圩人流集聚,饭店生意肯定会好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群家庭会”在春来饭店内热烈开展,拉家常、讲情怀、摆事实、谈展望,镇党员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两次“党群家庭会”过后,春来饭店店主一家终于统一了意见,从要求拆迁款和置换住宅地,转为一致支持无偿拆迁改造。有见及此,一些观望的家庭也纷纷转变思想,自愿拆迁支持镇区升级改造。

“有时候我们在群众家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刘学感慨地说。最终,历时近9个月,在没有任何经济补偿的前提下,62户家庭、铺面均自愿拆除了临街房屋、铺面,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长约1.6公里。

桑梓乡贤心连心,咱争取!

在拆迁动员过程中,有些群众对镇党委、政府推进镇区升级改造工程不理解,甚至有群众认为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怎样才能赢得群众认同和支持,更好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土生土长的下洋乡贤们以桑梓情深架起了干群沟通的桥梁。

下洋镇充分发挥乡贤作用,组建“乡贤宣讲队”,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主题开展入户宣传引导,争取群众支持,成为推动东华大道及镇区升级改造的一支重要力量。该镇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乡贤和群众,他们有的深明大义,积极支持升级改造,主动联系专班拆除临街房屋;有的与亲属、邻居促膝长谈,耐心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东华大道的改造,能为下洋镇区带来很大的改变,是造福当代、利及子孙后代的事情,我从一开始就表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乡贤张再闯介绍,他在全镇率先拆除了沿街搭建的两个车库,并利用家庭聚餐等机会,说服他的大伯拆除了两间房屋,希望带动群众响应支持拆迁工作。

该镇还整合专班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各领域志愿者等工作力量,组建宣讲队伍16支、队员130多人,借助“平安夜访”、文明实践活动等契机,深入到村(居)民家中,强化“百千万工程”政策宣讲,广泛宣传升级改造工作,向群众生动阐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派发参与镇区改造《倡议书》等资料,努力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下洋镇群众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也十分动人。在拆迁工作之前,临街住户三叔曾向镇里面提出解决一宗历史遗留的土地纠纷问题。然而,当镇干部到他家里做拆迁动员时,三叔主动提出,先“放下”原来的土地纠纷诉求。“你们集中精力搞好镇区改造,改变我们下洋镇的落后面貌。我的家庭需要拆哪里,我都全力支持配合。”三叔对镇干部说。

内外联动促施工,咱努力!

地下管网铺设的走向、行道树栽种的位置、路面铺设的高度……升级改造工程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且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进入施工阶段后,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和群众诉求需要及时解决,稍有不慎可能会产生矛盾纠纷。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下洋镇抽调专班干部等组建了现场协助队、党群服务队等多支工作队伍,工程队施工到哪里协助队就工作到哪里,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了路面坑洼泥泞、镇区停水、人车通行等一系列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协助施工零障碍、改造进度有保障工作目标。

同时,该镇每天安排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专班干部在“德立”工作室接待来访群众,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创造良好施工环境。“我们坚持‘三个到位’。对于群众合理的诉求,要做细做透工作,确保解决到位;对于不合理的诉求,从情、理、法等方面引导解释到位;对于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帮扶到位。”刘学说。

自升级改造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开展群众的思想动员和接待工作286次,解决镇区改造相关问题和群众诉求近168件。

美丽圩镇百业兴,咱获益!

宽敞畅通的主干道、干净整洁的镇区、日渐兴旺的商业……升级改造后的下洋镇,“颜值”惊艳。

历时近一年,下洋镇高质量推进以东华大道升级改造为核心内容的镇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相关建设指标和工作任务。改造后,东华大道由过去拥挤、破旧的2车道升级为30米宽的6车道,增设了人行道、绿化带,沿路新栽种香樟树280棵,安装新路灯166盏,实现“三线”下地约1000米,带动了镇区整体风貌提档升级。

“东华大道改造后,交通便利了,环境卫生变好了,晚上路灯亮堂堂的,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饭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有两三千元。”春来饭店新老板杨明威在忙碌的间歇告诉记者,镇区的升级改造给了他们留在家乡创业的信心,他重新装修了饭店。“现在我们不用抛下子女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家里老人也放心。趁年轻,我们想努力拼搏一把,打响饭店的老牌子。”杨明威满怀憧憬。

路通百业兴。东华大道升级改造后,沿路新开设了快递点、餐饮店、娱乐场所、建材店等近20家,原临街铺面搬进新铺面的有10余家,辖区群众消费、消遣有了更为便捷、更多样化的服务和选择。如今,东华大道地段的商铺变得十分抢手,有近10间临街在建房屋的铺位已被早早预订,铺租也上涨了。

群众从“观众”变成了“主角”,源源不断为下洋镇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活力。下洋镇接连于2023年、2024年分别获得徐闻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第一名和“镇在进行、村在行动”夏季看行动“擂台大比武”的第一名,并获得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下洋镇将积极推广‘党群家庭会’等工作经验,不断拓展其内涵和应用领域,多措并举应对镇区治理相关工作,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刘学说。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专题】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茂湛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开放双向八车道通行
  • 遂溪火山红薯发运马来西亚
  • 雷州:30年砥砺催蝶变 蓝天碧水入画来
  • “海田创意广场杯”万村篮球赛湛江市级赛激战正酣
  • “数据变现”:“流量”为公众服务 赋能产业发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