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人们在清风中晨练;傍晚,人们在广场、公园内唱雷歌、跳广场舞……这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市环境整洁靓丽,城市功能愈发完善,城市生活更为便捷,文明新风吹拂城乡。
30年前,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康县设立雷州市,从此,雷州插上腾飞的翅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近年来,雷州市聚焦城市建设短板,以新城区建设为发力点,坚持扩新城、疏旧城、护名城,持续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雷州三元塔公园。
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雷州市古城区中历史遗存分布较为集中,传统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的曲街、方城十字街、二桥街等3处路段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为了更好保护雷州市历史文化街区,雷州市分别出台《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湛江市雷州市方城十字街保护规划(2020—2035年)》《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湛江市雷州市曲街保护规划(2020—2035年)》和《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湛江市雷州市二桥街保护规划(2020—2035年)》,加强对雷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土地使用与规划控制的管理等。
加强对历史城区保护修缮。记者从雷州市住建局获悉,近3年来,雷州市共投入5.28亿元持续加大名城保护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新建)西湖一横路、东四路、长宁西路等市政道路,完成西湖、南湖、三元塔公园升级改造,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配套管网已建成验收,名城整体环境得到较大的改观,功能日益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雷州市充分利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做好旧城区风貌提升工作,扎实开展古城“微改造”,提高城区绿化率、亮灯率,推动广场、公园、临街建筑物等美化提升。当地打造的曲街历史文化街区示范段改造项目,环绕散布的历史建筑置入雷州文化元素,打造多个活动打卡节点,从而提高雷州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该街区在2023年雷州市旅游文化节和2024年春节期间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守护百姓民生 提升城市品质
建成湛江市首个集精装修、配套家具家电一体化的县级人才公寓26套,确保来雷州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住得上房、安得了家;完成160套保障性住房项目,雷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一期)总体形象已基本完工;污水厂二期及环城东等四条专管工程及镇级污水处理厂工程已经竣工验收,现已投入使用;16座镇区污水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已进入运营阶段;22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工作已竣工验收……雷州市聚焦民生实事,城镇建设初见成效。
为优化广大市民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雷州市分别实施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和西湖街道、新城街道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有效改善居民区周边的道路、排水管网、绿化环境等设施条件,完善了老城区的基础设施质量,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五大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高铁新区龙游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西湖一横路二横路相关路段、东四路(厦广路至工业三路段)建成通车。推进实施220千伏雷州至霞山线路增容工程。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04%,人均公共面积达20.68平方米。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
道路是城市的“筋骨”,雷州市以加快城市扩容提质为抓手,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高起点推进新城区建设,建设全长为13.7公里的雷州市高铁新区龙游湖片区道路,包括站前西路(西一路)、站前南路(清端六路)、西二路、清端五路、龙游湖北路、龙游湖东路和龙游湖南路等七条道路。完善雷州市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含园区内“四横一纵”道路建设,长度6.5公里多。建设了西湖一横路,改造工业大道等。城市道路更畅通、群众出行更便捷。
为带动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沿线人居环境改善和城镇品质提升,雷州市继续完善雷州市西湖水库碧道、雷阳湖(白水沟水库)碧道等建设项目,打造居民休闲康养好去处。自建成开放以来,西湖水库碧道游人如织,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成为雷州的新名片和新地标。作为雷州市重点项目,西湖水库碧道项目占地面积约3600多亩。3期工程完成了沿水库碧道建设长14.5公里(包括牛腿坡碧道),绿化工程、文化体育运动区、健康主题公园、湿地公园等工程,集生态保护、人文观赏、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是雷州市民生工程建设的一大亮点。
雷州骑楼老街一景。
提升城市“颜值” 塑造城市“灵魂”
市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厚度体现着一座城市内涵与温度,是城市的灵魂所在。雷州市既注重提升城市“颜值”,更注重塑造城市“灵魂”,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环境中熏陶,让市民素质在创建中得到提升。
2022年以来,雷州市建成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0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镇(街)村(社区)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雷州市通过“视频微宣讲”“道德模范巡讲”“科普宣讲”等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模范悟精神,普及科技知识等,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雷州市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雷歌雷剧演出,文艺表演、主题展览、播放宣传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雷歌雷剧等国家级“非遗”文化,激发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让市民亲身参与并感受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和成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