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有关单位和兄弟城市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后两天,除受灾最严重的徐闻、雷州两地,其它县(市、区)生活秩序、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9月9日《湛江日报》)
除徐闻、雷州外,电力基本恢复;琼州海峡北岸码头已恢复部分通航,三个码头已恢复部分营运;绿色理赔通道开通,现保险报灾333宗,已赔付2821.78万元;抓紧抢修窗口、屋顶等容易修复的受损房屋;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确保能尽快恢复受灾学校正常秩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更加坚定了我们众志成城打赢救灾复产攻坚战的信心。
大风大灾之后,急需大建大治。台风“摩羯”过境之后,在全力救灾抢险的同时,加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积极开展好灾后重建又是一道“民生大题”。
答好灾后重建的“民生考卷”,要在“快”“细”“实”上下功夫。
台风登陆前,构筑防线、转移群众,要与台风比“快”;台风登陆后,开展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同样要与时间赛跑。这一点在恢复供电上,最为明显。据报道,台风过后徐闻106条电力公用线路有96条跳闸停电,12个乡镇(街)断电。广东电网公司“外援”预置到各乡镇1202人,徐闻供电600多人迅速行动,用最快速度恢复供电。报道称,徐闻12个乡镇(街)已通电。对比起2014年的“威马逊”、2015年的“彩虹”,这次遭遇超强台风之后的复电速度,更显迅捷。要学习这样的“快字诀”,按下灾后重建的“快进键”。以紧迫感和责任感,高效推进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最大程度减轻“摩羯”对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灾后重建,也要讲究一个“细”字。超强台风“摩羯”对湛江带来严重影响,且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各地面临的重建重点和任务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科学开展灾后重建。要下“绣花”功夫,从细节着手,精确统计损失,摸排危险隐患,了解民生需求。台风过后,“秋台风摩羯过境后被截断的生计”话题冲上热搜。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要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千方百计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商户渡过难关,切实防止因灾返贫。尤其是要对部分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因台风造成财产损失等带来的心理压力。
灾后重建,最终还是要落到一个“实”字上。当下,亟待通过扎扎实实的恢复、实实在在的帮助、可见可感的服务,振奋人心。因此,要压实各方责任,高效调配资源,确保重建工作的质量和速度,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投身到清理路障、环境整治、交通疏导、困难帮扶、生产救助、卫生防疫等志愿服务中去,尽己所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齐心协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