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黄坡镇郑屋村生态化智能化治理垃圾污水,垃圾场变“打卡点”,污水站变“小游园”,为乡村污水处理树立了示范。(8月30日《湛江日报》)
郑屋村对垃圾收运处理采用地埋式垃圾直收直运模式,内外双层的垃圾桶体密闭式结构,深埋于地下,杜绝了垃圾渗滤对地下水的污染。
智能化治理垃圾污水是郑屋村的又一特色。新建的智慧环卫平台可实时显示垃圾收运车和每个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及垃圾容量信息。每天垃圾收运数据可以实时在线查询,政府监管部门可随时掌握运营数据,在线视频检查垃圾收集点的情况。
乡村垃圾污水处理是一个大难题,有些农村垃圾露天堆放,收集率低、无法及时转运。郑屋村立足本地,大胆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生态化、智能化治理垃圾污水的路子,他们的做法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关系着百姓的生活环境,关系着资源的节约利用,关系着社会文明水平。垃圾污水处理就像一把尺子,衡量出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垃圾污水处理牵动着民生民情,涉及到村民家家户户的利益。
乡村垃圾污水处理必须走生态化智能化之路,这是与时俱进的有力举措,是乡村文明的理想标配。要让垃圾各就各位、污水回收利用,需要村民改变传统的观念,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形成文明理念。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考验基层领导的责任担当,需要完善硬件、提升软件,需要智能化设备到位、村民积极配合。笔者相信生态化智能化乡村垃圾污水处理将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将为文明乡村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