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打造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湛江样板”

2024-08-31 08:0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8月29日,我市举行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暨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8月30日《湛江日报》)

在湛蓝的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宛如精灵般舞动,被誉为“生态奇观”。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生态平衡的重要象征。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在湛江成立,意义非凡。

从生态角度来看,中华白海豚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重要位置。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其生存情况代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状态,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据统计,目前中华白海豚在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在湛江雷州湾就生活着世界第二大中华白海豚种群。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这个种群中不断出现年轻的和新生的小海豚,表明这里的海豚数量保持稳定,反映出湛江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的成立,有助于加强对中华白海豚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通过开展科学研究、监测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能够为制定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与此同时,保护中华白海豚,就是在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生态的和谐稳定。通过对中华白海豚的系统保护,可以带动对雷州湾及周边海洋环境的保护,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

而从教育宣传来看,协会的成立让“保护中华白海豚”又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今后,协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华白海豚的知识和保护意义,从而激发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让更多人了解到保护中华白海豚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蓝色财富”。目前湛江有不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曾发布中华白海豚在海中嬉戏的短视频,引来网友关注。协会的成立,更有利于将这些“素材”化零为整,形成一个宣传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展示湛江生态文明的平台,拓宽海内外宣传渠道,提升绿色湛江的知名度、美誉度。

此外,协会成立之初,就设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协会+联络站”的中华白海豚保护新模式——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集中视察、组织代表撰写议案建议等方式,在创新保护中华白海豚过程中,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协会可以成为连接政府、科研机构、热心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桥梁,由此可见一斑。相关报道中也提到,协会将协助政府建立健全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管理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湛江滨海城市新形象;发掘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为湛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注入新活力。可以预见,协会不仅能促进中华白海豚保护合力的形成,还有望为相关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如探索“红树林+白海豚”生态旅游等,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活”在生态奇观中,“赢”在蓝天碧水间!紧紧抓住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在湛江成立的契机,汇聚力量、大胆创新,我们一定能打造出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湛江样板”。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中新合作-2024”海上联合演习将在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
  • 走进“湛品”企业 寻鲜非遗魅力
  • 遂溪县滨河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厂区主体圆满竣工
  • 吴川黄坡镇郑屋村生态化智能化治理垃圾污水
  • 近千名少儿同台竞技角逐围棋升级升段赛
  • 湛海高铁轮渡方案初详勘阶段北港海上钻探作业正式开工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