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全国残疾预防日:科学防治脑卒中 远离残疾

2024-08-25 11:17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子源

2024年8月25日是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为“预防疾病致残,共享健康生活”。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疾病。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矫毓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脑卒中患者,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识别症状,得到及时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导致的致残和死亡。矫毓娟指出,可通过“中风120”口诀,观察并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1”代表“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一旦出现口角歪斜、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讲话不清楚等症状之一,应该赶紧拨打120,第一时间去附近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卒中中心医院。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心律异常(房颤)、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以及吸烟酗酒等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矫毓娟强调,如果一个人具有以上任意3个危险因素,便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普通人群,要想降低脑卒中的风险,都需要从生活点滴做起,做到均衡饮食、少油少盐、戒烟限酒,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治疗心肌梗死、房颤、心力衰竭等相关疾病。

对于脑卒中患者,如何改善后遗症严重程度?矫毓娟表示,进行正确有效的康复治疗,遵医嘱坚持服用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抓住康复时机,改善康复效果。需注意的是,部分脑卒中患者卧床后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脑部损害的影响,患者会感到焦虑、内疚、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家人应多给予其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到心情舒畅、不孤独,让患者相信脑卒中后遗症是能逐渐改善的,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必要时,对患者可辅以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

“康复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住院治疗、院外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直至患者重获健康。因此,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调整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矫毓娟说,只有科学防病、治病,才能共享健康生活。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遂溪乐民花蟹节:以“蟹”为媒 以“节”促旅
  • 天空之城
  • 湛江市百镇(街)“禁毒杯”足球比赛全市总决赛“开波”
  • 2024年湛江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开幕
  • 赤坎区文章村:“四季村晚”奏响乡村文化振兴幸福曲
  • 瞧瞧咱们的新学校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