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截图。
“守护绿水青山,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其中,有这样一群海洋生态保护者,他们潜入海底‘植树造林’,十多年如一日,进行珊瑚生态修复研究。”8月17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新闻《山清水秀看中国》。其中,生动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朱鸣十年来投身珊瑚生态修护工作的故事。
据央视该新闻节目介绍:珊瑚是最难繁衍的海洋生物之一,是构建海洋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生物种类之一,25%的海洋生物都要依靠珊瑚礁生活。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朱鸣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珊瑚普查,当海底世界第一次映入他的眼帘,他就被海底珊瑚的奇景深深震撼了。也是从那时候起,他非常坚定要从事海洋生态保护事业。大学毕业后,他便投身珊瑚生态修护工作,至今已有十年。
下海种珊瑚,不仅是技术活,还有很高的风险。尤其在深圳,夏、秋两季多台风天气,朱鸣及其团队遭遇过很多次紧急情况。朱鸣表示,在当前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球珊瑚礁正面临着退化与生存的威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2007年,广东珊瑚普查正式启动,第一支队伍不到10个人。如今,普查队伍有45支,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超5万人。其间,朱鸣和团队在珊瑚种苗培育、珊瑚海底育林工程等取得了大量的技术研发成果,并承担了国内大部分珊瑚生态修复实践工程。
在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的珊瑚繁育中心,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对传统珊瑚保育方法的革新。十多年间,朱鸣和团队成员们成功培育了18种超过10万株珊瑚母株,拥有700个珊瑚培育超级网圃,30多万株人工培育珊瑚种苗。
湛江晚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