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凝聚“银龄”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2024-08-17 09:1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8月13日,赤坎区寸金街道在九二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红枫”银龄驿站揭牌仪式。(8月16日《湛江日报》)

“银发人才”是强大的“宝库”“智库”,具有专业、经验、威望等诸多优势。充分激发银龄活力,绽放银龄风采,为基层治理注入“银色动能”,大有可为且势在必行。近日,赤坎“红枫”银龄驿站揭牌,就是用好银龄力量的一次全新探索。

要激活银龄力量,首先是要搭建平台,将银龄人才“聚”起来。而银龄驿站,就充当“建库搭台”的作用,通过自主申请、定向邀请等方式挖掘一批讲政治、有情怀、精业务的银龄队伍,建成一个社区内的“银发”人才库,继而充分了解掌握老同志的基本情况、特长爱好、为善意愿等情况,结合他们的特长特点纵向分类,根据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需求横向流动,把银龄力量全面激活。而且报道中提到的“1+4+N”工作机制,有激活社区治理、老党员之家、志愿服务、居家养老“4大板块功能”的考量,借助党群服务中心的组织引领力和基层号召力,丰富“党建+”内容,有望形成培育一批、带动一片、服务一地的示范效应,打造赤坎区银龄人才生态链。这就好似一个“挖宝藏”的过程,通过银龄驿站这个平台,社区内银龄人才资源这个“宝藏”越挖越多惊喜。

在发挥银龄力量的同时,银龄驿站其实也是在探索一种居家养老的全新模式和可行路径——“低龄助高龄”老年志愿服务。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低龄老人”发挥余热、“高龄老人”得到照顾。许多低龄老人身体尚硬朗,平时也有空,再加上子女工作忙不在身边陪伴,有发挥余热的精力和愿望。通过银龄驿站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照顾家附近的高龄老人,既可以为社会化养老贡献力量,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而对于高龄老人来说,生活难题得到了解决,志愿者都是老年人,生活习惯也有更多相似之处,互相交谈起来也有更多话题。一些地方已经在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制或“爱心银行”的做法,广泛动员有能力的老人参与力所能及的“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这样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支撑。

其实银龄驿站的作用还有很多。比如为社区团组织书记、党务干事等年轻群体配备“银龄导师”,以点对点、手把手形式深入基层一线,鼓励老干部、老党员为年轻干部提供“锦囊妙计”,开拓工作思路。又比如探索“一老一小”融合发展党建项目,定期策划开展“一老一小”为主题的活动,探索老幼共融、互为助力的志愿服务路径。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合力守护中华白海豚 延续海上生态奇观
  • 如何点燃小小少年“科技梦”?
  • 赤坎区妇联开展公益夏令营暨“爱心妈妈”暑期关爱活动
  • 港城持续暴雨天气 请注意防御
  • 赤坎寸金街道“红枫”银龄驿站:有为有乐 发挥余热
  • 渔民紧锣密鼓备开渔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