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12时,南海海域迎来开渔期!承载着对丰收的美好憧憬,湛江近3万艘休渔渔船将重新驶向各大渔场,开启今年休渔期结束后的首次捕捞作业。(据8月16日《湛江日报》)
湛江自古以来便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浅海到深海,从鱼类到贝类,丰富的水产资源为湛江的水产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这座城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
开渔,奏响了海洋经济繁荣的序曲。湛江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水产领域成绩斐然。众多的从业人员、持续领先的水产产量和产值,都彰显了海洋经济在湛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开渔之后,新鲜的海产将丰富市场供应,带动渔业产业链的活跃,促进贸易流通,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这不仅关乎渔民的生计,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是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此外,开渔带来的丰富海产也将进一步提升湛江海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塑造“鲜美湛江”的城市品牌形象。
开渔,激活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沿海地区传统的渔耕文化活动,开渔承载着湛江人民深厚的情感和历史记忆。以开渔为契机举办的各类文旅活动,将民俗文化、海鲜美食、滨海旅游等元素巧妙融合,让古老的渔耕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游客们可以亲身感受渔民的生活方式,体验独特的渔家风情,这不仅传承了地方文化,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湛江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独特。
开渔,推动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休渔禁捕政策的严格执行,是为了让海洋生态得以修复,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而开渔并非无序的捕捞,而是在科学规划和管理下的合理开发。这种对海洋生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将促使湛江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渔业管理、海洋生态监测等手段,确保海洋资源的长期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富饶的海洋家园。
以开渔为起点,湛江正踏上共绘“鲜美湛江”新篇章的征程。此路并非坦途,需各方携手并进。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政策引领与监管,为渔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企业要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以卓越产品与服务擦亮“鲜美”招牌;社会各界则需积极响应,共筑环保长城,守护这片孕育希望的蓝色家园。
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湛江将以开渔为契机,不断书写海洋经济繁荣新篇章,让“鲜美湛江”的品牌更加响亮。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