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助力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2024-08-09 09:2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陈天心

8月7日,湛江市总工会组织召开湛江市工匠学院联盟暨交流推进会,并授牌成立广东省首家工匠学院联盟。(8月8日《湛江日报》)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一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口的26% ,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形成“企业出题、校企共答、产业阅卷”的产学研一体人才培育机制,构建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是各地都要面对的一道必答题。而“工匠学院”,是破题的其中一个关键。

工匠学院的设立,旨在构建能够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整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师资、企业培训中心等功能,贴近产业企业需求,突出实操实训,把学院建设成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新基地、大国工匠培养培育的新摇篮、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载体。日前湛江成立全省首家工匠学院联盟,无疑是在工匠学院基础上打造“升级版”、发挥“联动力”,开启了工会、院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工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在工匠品牌提升培训、人才及专家库资源建设、劳模工匠经验分享推广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更有利于打通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为全省的标杆样板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助力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要与湛江“四绿一蓝”支柱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工匠学院的建设需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和智力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但当前还是存在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如何围绕“四绿一蓝”支柱产业,进一步放大工匠学院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如何根据企业特征、行业特点和湛江产业发展需求,在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孵化、促进产教融合与协同发展、培养高精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有所作为,都应该成为联盟带动各工匠学院攻关的课题。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乌石23-5油田群生产运行安全平稳
  • 雷州市南兴镇:聚焦高质量发展 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全域提升
  • 坡头区全面深化“未保”机制改革 海螺工作室“护未”有法
  • 广东粤剧院一团首秀雷州
  • 越南海军“陈兴道”号导弹护卫舰访问湛江
  • 吴川市:释放“美丽庭院”魅力,共绘“百千万工程”和美画卷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