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县整合多方志愿服务力量,开展“期颐寿星关爱行动”项目,用心、用力、用情不断提高老年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7月31日《湛江日报》)
7月31日湛江日报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提升为民服务温度》为题,介绍了遂溪近年持续深化“党建+志愿服务”的亮点做法。其中关于“银发志愿者”的报道,令人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遂溪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获评“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县内银发群体多,如何以志愿服务托举银发群体美好生活,是重点,也是难点。遂溪“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生活照护、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温情服务,让银龄群体的‘被关注感’‘被接纳感’‘受呵护感’得到满足”。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从助餐、照料、娱乐,到理疗、理发、床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既多样化又多层次,单靠家庭本身或相关职能部门一家“独唱”,不仅财力、人力紧张,精力和能力也很难跟上。所以,鼓励和引导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很有必要。我们也可以看到,遂溪因地制宜推出“关爱百岁老人服务基地(服务站)”等措施,是良好的探索。不但依靠“党建+志愿服务”,聚焦提供护理、助餐、医疗、康养等全链条服务,更从“心”出发,考虑到银发群体的“被关注感”“被接纳感”“受呵护感”,让更多老年人就近就地圆梦“幸福享老”。这对于进一步塑造“长寿之乡”的幸福形象,也是一大助力。
这种志愿服务,也为进一步拉动遂溪“银发经济”夯实了基础。老年人退休后,并非必然带来消费能力的退化。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老年群体的消费从生存型向乐享型转变,对老龄产品的差异化和品质化需求随之水涨船高,以养老服务为核心,旅游、教育、社交、娱乐和消费品等产业,特别是可穿戴式智能养老设备等,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遂溪作为“长寿之乡”,发展特色银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以志愿服务更好支撑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银龄产业将发展成一片风光无限的新蓝海。
另一点值得点赞的是,遂溪不仅鼓励志愿者服务老年人,更鼓励老年人成为“银发志愿者”——“这些志愿服务也同样激发了银龄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利用各自所长,或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或参加志愿服务”。低龄老人占比较大,是当前一个阶段我国老龄化的重要特征。2030年前,老年人口增长仍以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为主。如果这部分老年人能够发挥余热,无疑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立足“长寿之乡”的实际,如何发挥银发群体的余热,书写“最美夕阳红”,将成为遂溪的一大课题。例如近年来,各地纷纷出现的“共享奶奶”,义务接送周边学校的孩子,还陪伴孩子们学习、游戏,既解了双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又能让老年人在老有所为中变得更有价值,可谓双赢,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