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DNA-Y族比对”助力寻亲 流落他乡22载终得归家

2024-06-25 10:1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陈荔雅 通讯员涂孝春

李某父子相认,发喜糖喜饼表达喜悦之情。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基因比对’技术为救助管理机构又增加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寻亲手段!”

近日,在湛江市救助管理站及公益组织“大爱+科技”的温情救助下,离家22年的李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广西博白县东平镇某村。

市救助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湛江市救助管理站通过采集血样(DNA)比对Y族寻找祖籍,帮助寻亲成功的第一个案例。

13岁广西少年

流浪到湛江遇温情救助

时光回溯到2002年的一天,年仅13岁的李某到村外去放牛。不料,天黑后牛回来了,李某却没有回家。后来李某所在村的村民们在方圆十几公里内,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李某。

由于李某年幼时智力发育迟滞、语言表达能力弱;也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当地对李某也一直寻找未果。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11月8日。

当天,湛江市救助管理站的服务工作人员在日常街面巡查救助时,发现一名衣着破烂、全身脏臭的流浪男子,便将其带回站内,帮其理了发、洗了澡、换了衣,在帮助其用餐后,试图与其交流沟通,但未能获得其身份信息。

随后,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公布寻亲公告、报请公安进行人脸识别、采集DNA比对等一系列寻亲方式,却也均未能查找到这名受助人员的身份信息。

在后来的多次交流中,从其有限的几个字发音中,工作人员仅仅能判别疑似广西人,可一省区的范围太大,发出寻亲信息后,也一直毫无音讯。

根据相关规定,救助站随后为其取名湛某桂,并为其办理了安置落户。

22年寻亲未果

DNA比对新科技助力“破局”

时间匆匆地来到了2024年。3月初,“蜗牛公益”寻亲组织来湛江市救助管理站协助开展寻亲工作。该组织有关人员表示,现在可通过采集男性受助人员血样(DNA)比对Y族寻找祖籍。广州、佛山、韶关等地救助管理机构通过此方法已寻亲多例,成功率较高。

该寻亲组织在同市救助站的一些滞留受助人员进行沟通询问后,救助站帮助进行采集血样,并由该组织联系相关部门做DNA-Y族比对寻找祖籍。

5月23日晚22时许,市救助站寻亲服务工作人员接到“蜗牛公益”寻亲组织提供的祖籍分析结果,显示湛某桂疑似李氏家族人,现分布几个省份,若能辨别出本人的地方口音,则可以进一步缩小排查范围。市救助工作人员立即反馈,根据以往交流判断,湛某桂疑似广西人。

24日下午1时许,该寻亲组织便有了新的信息反馈——通过多地志愿者的努力,已经查找到湛某桂的户籍地及亲属,他的真名为李某某。科技,让流浪人员归家的愿望得以迅速实现!

视频连线父子相认

两地相助驱车170公里归家

当湛江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得到消息后,立即与李某的疑似亲属进行了视频连线。尽管已经过去了22年,但当李某的父亲在视频中再次见到李某时,便已泪流不止、声音哽咽:“就是他!就是他!不会错的!”李某的哥哥也确认说:“没错的,百分百确定。”

5月30日,湛江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驱车170余公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救助站的协助下,将李某送回到了他阔别22年的家乡。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李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