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湛江市麻章区人民法院红树林生态巡回法庭在湖光镇世乔村金牛岛红树林公开审理一起涉及破坏红树林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并通过现场普法开起了“红树林普法课堂”。
“砰!现在开庭!”随着庄严的法槌落下敲响,一场家门口的巡回庭审正式拉开帷幕。2022年6月,被告人陈某金、陈某经、卢某聪三人商议共股租赁位于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某村海滩荒废的80亩鱼塘用于养殖泥丁,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为红树林地。为增加养殖面积,三人雇请挖掘机清理该鱼塘内的红树林,致使红树林损坏面积达10.7亩,经鉴定,被毁坏的红树林损失价格为人民币117146.91元。
案发后,被告人陈某金、陈某经、卢某聪三人对该鱼塘种植红树林,修复33.4亩,经专业评估符合红树林生态补偿要求。2023年7月24日,三人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并自愿认罪认罚。
庭审现场,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环节依次有序展开,公诉人、被告人和辩护人充分发表意见,让旁听人员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以及违法犯罪带来的教训。该案将择期宣判。
“我对自己破坏红树林生态环境的行为深感后悔,我们已种植修复了红树林,希望弥补自己的过错。”被告人在庭审最后陈述阶段表达了悔意。
该案审判长、麻章法院副院长王鹏艳介绍,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的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与繁衍场所。破坏红树林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针对案件情况,麻章区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三名被告人除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外,还应当承担生态损害修复的民事法律责任。
现场普法
活动当天,麻章区湖光镇、村干部和养殖户代表前来现场旁听庭审。庭审结束后,为进一步加强典型案例释法,麻章法院红树林保护普法站成员向旁听人员发放宣传手册,承办法官结合案例开展了刑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普法宣传,以案释法、以法明理,多层面强调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扩大“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旁听庭审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法院这种巡回审判、“零距离”普法的做法很有教育意义。
“审理环资案件,我们既要严厉打击犯罪,又要通过直观的庭审活动和通俗的释法语言,教育引导当事人和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动做生态环境的守卫者。”红树林生态巡回法庭苏柏求法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