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乸粽
鸭乸粽是我从小就常吃的一种粽子。
家乡生长着一种常见的植物,叫簕古,叶子青绿,叶缘有尖刺。那时候,每年临近端午,父亲都会带我到野外找簕古叶。父亲用刀很小心地把簕古叶子割下绑起来带回家,我每次都屁颠屁颠地跟,因为知道簕古叶子带回家,很快就会有鸭乸粽吃了。
鸭乸粽制作,首先要有一定的手艺,因为先要用簕古叶编织一个像鸭乸一样的“笼子”,而父亲就是编鸭乸笼的好手。他用刀子先去掉簕古叶中间和两边的刺,然后沿着中间的叶脉一分为二成为长长的编织带,洗干净后开始编织鸭乸笼——先在叶子头部打一个结,然后用四片叶子开始交错编织成“鸭乸”的身体部分,再用叶子的尾部撕成小片,织成“鸭脖子”和“鸭头”,最后打开叶子头部的结,留一个口子,用来往装糯米和馅料。
“鸭乸”先焯水,再从“鸭屁股”往“鸭肚”里填充馅料,咸蛋黄、香菇、腌制的五花肉、蛤蒌叶等在加上糯米一层隔一层均匀地塞满,最后封口就放进锅里煮。煮熟了的簕古粽,外表金黄,像一只胖胖的鸭子,惟妙惟肖的,样子很是可爱,因此人们叫它“鸭乸粽”。拆开簕古叶,一股香甜之味扑鼻而来;吃一口,香甜软糯之中还带着一股簕古叶的清香,香滑可口又食而不腻。因簕古有祛热消滞、驱风散瘀等功效,用簕古叶子做成的粽子,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鸭乸笼外形讨喜,像长脖子的小鸭子,方头、长脖、圆身、尖尾,就像一件件艺术品,也一直是小孩子的最爱,好吃又好玩,鸭乸粽也给我留下了最难忘最快乐的童年记忆。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