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市塘㙍镇:斩松糕如斩烧鹅一样 宵村百年松糕公式“火卖”

2024-06-17 09:3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吴建韬

塘㙍镇区的网红松糕店,“姊妹花”档主正在给斩件的松糕装袋。

闻名粤西吴川和化州两市的宵村网红松糕公式,味道怎样姑且不论,在划屏后驱车前来探访者的眼中,档主斩卖的过程,绝对是痛快淋漓的——

块头和砧板差不多一样的大圆棕色松糕闪着油亮,档主刀光闪处,刀刃急碰砧板的“笃笃”响声不绝,三秒之内,斩出十数大小如一的方块松糕,一手拨入包装盒递给买家,另一手已开斩下一位买家的松糕。

塘㙍市场里的各式特色糕点。 记者 刘冀城 摄

塘㙍松糕的卖家,似乎都是运刀能手,斩松糕过程中,刀快时甚至只见刀光不见刀。又因为塘㙍镇上经营档口售卖松糕公式的基本都是宵村人,“爽过宵村佬斩松糕”便成了当地谚语。

近日下午五时许,吴川市塘㙍镇中心城区的网红松糕店门前人头涌动,记者在人群外围便听得“笃笃”斩声,如果不是奔着松糕来的,大概还会以为人群簇拥里面是在斩烧鹅。

穿过人群挤到斩件柜台前,只见卖家是一对姊妹花。她们手持厚背斩件菜刀,每刀到底,借松糕的弹力复位再斩,目测此时刀速远超斩烧鹅。

和斩卖烧鹅一样,塘㙍松糕也是斩件按斤卖的。档口生意非常好,有时候生意实在忙不过来,档主便只管斩件装袋,客人按需提糕过称后扫码付款走人。

乘着网络传播的快车,塘㙍松糕近年更是美名远扬,不少外地食客慕名而来,品尝过糕块的食客当然会不虚此行,无不惊艳其口感而纷纷竖起拇指:细嫰弹牙,如同嚼肉,绝不粘舌揳齿,刚扫码拎起的一盒糕块不知不觉就已吃光了。

在手机划屏时代才“火”起来的宵村松糕的历史渊源和几乎塘㙍圩一样久远,清乾隆至咸丰年间,塘㙍河两岸的三个小圩合并为塘㙍大圩,临近大圩的宵村,不少村民开始从事圩市饮服业,宵村松糕随后应运而生。现在,在塘缀中心市场附近,已形成“宵村松糕一条街”,不少档主都有几代同斩松糕的家史。

“宵村松糕一条街”即制即销,如今宵村松糕已从过去的草根小点,蝶变为手信式特产和网红打卡标志。塘㙍镇政府一位干部介绍告诉记者:“不少来塘㙍的(湛江吴川)机场下机的客人,还特意拐进老街,打包松糕带回给家人;现在‘松糕一条街’上,不时可见提着自拍杆探店的年轻人。”

因声名在外,今年又吸引了不少外地同行前来塘㙍“偷师”,但宵村松糕式的“弹牙不粘”却至今仍无法完全复刻。

“现在不少自媒体上都公布了宵村松糕的配方,但宵村松糕却却仍无法被复制,其原因其实在于‘匠心’难以复制!”一位塘㙍的松糕档主这样想记者介绍塘㙍松糕——作为大江南北普遍存在的松糕,大致有三类——米粉松糕、面粉松糕和菌发酵松糕。宵村松糕正是三大类松糕的集大成者,不但米面均可使用,连木薯粉、玉米粉也兼容,不同的选材,与不同的发酵技术、蒸制时间重新组合,最后均能达到“弹牙不粘”的效果。

“不要说不同的档主,就是同一档主不同时期的各环节组合配方都不同。每一种食材都有相应的发酵技术和嚼劲效果,比如老一辈早期使用过的土寮黑糖和鉴江中上游糯小米粉,现已找不到,用红糖和其他米粉代替,就需要在发酵和蒸制时间上反复试验并调整,蒸制过程产生大量绵密的小气泡,才算成功。除了可大批购进的面粉品质稳定外,其他添加的食材每批品质都有所差别,所以说没有固定的配方,只有不变的‘匠心’!”

正如这位松糕档主所言,这样用心把平凡的草根食品做到极致,就是宵村松糕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匠心。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